文章预览
二维半导体(如过渡金属二硫属元素化物)已经展示了开发高度可调量子器件的巨大前景。要实现这一潜力,需要在量子特性相关的低温和低密度时,依然表现良好的低电阻电接触。 今日,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Jordan Pack,Cory R. Dean等,在Nature Nanotechnology上发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二维半导体器件结构,主要利用电荷转移层,在接触区实现了大空穴掺杂,并将该技术应用于测量高纯度单层WSe2的磁输运性质。 实验测量了80,000cm2V–1s–1创纪录高空穴迁移率和低至1.6×10E11cm-2接入通道载流子密度,比以前可实现的低一个数量级。在低密度时,实现了高迁移率器件的透明接触,从而输运测量了相关驱动的量子相,包括在预期形成维格纳晶体的密度和温度范围内,观察了低温金属-绝缘体转变,以及在较大磁场时,观察了分数量子霍尔效应。 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