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政治学人
从这里开始自由的理解政治,自由的感悟政治。在这里为学术与公共生活搭建起平台。你的公民身份从这里再一次启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政知道  ·  陈埙吹,领新职 ·  9 小时前  
今天看啥  ›  专栏  ›  政治学人

差异化的国家安全逻辑:基于国家能力的分析

政治学人  · 公众号  · 政治  · 2024-07-05 09:3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关注不同安全逻辑和安全理念的差异,分析该差异形成的原因,并从国家能力的视角出发全面呈现安全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国家安全行为背后的安全逻辑,为中国式现代化化解安全逻辑差异化带来的矛盾提供了启发。文章从国家能力的视角探讨了国家安全逻辑,分析了国家能力的构成及其与国家安全行为的关系,探讨了国家安全逻辑的类型,并指出国家安全逻辑的差异并不必然导致冲突。面向未来,应当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增强国家能力,构筑共生型安全逻辑,实现共同安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国家安全逻辑的差异形成原因

国家安全逻辑的差异形成于国家能力的强弱分野,包括国家建制能力在制度设计与执行环节的纠偏能力与协调能力,以及作为国家支配能力核心的军事能力。

关键观点2: 国家能力与国家安全行为的关系

国家能力与国家安全行为之间的作用机制构成了国家的安全逻辑,国家能力的不同面向及强弱影响国家安全行为的具体呈现。

关键观点3: 国家安全逻辑的类型

国家安全逻辑的类型包括共生型、协作型、保全型、堡垒型、防御型、附庸型、攻击型和冲突型,这些类型由国家能力的不同组合决定。

关键观点4: 国家安全逻辑的启示

面向未来,应当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增强国家能力,构筑共生型安全逻辑,实现共同安全。中国应建立健全国家安全体系,提高制度执行能力,增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防与军事现代化,打造强大的战略威慑力量体系,维护国家主权、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和发展利益。


文章预览

推荐语 适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发展的内外风险剧增,国家安全同时成为政界和学界的热点。本文关注不同安全逻辑和安全理念的差异,分析该差异形成的原因,并从国家能力的视角出发全面呈现安全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文献基础丰厚,分析阐释详尽到位,也为中国式现代化如何化解安全逻辑差异化带来的矛盾提供了启发。(政治学人编辑部) 专题文章推荐: 国家安全与常规威慑论——对话芝加哥大学约翰·米尔斯海默教授 国家安全学学科建构的中国探索——对话吉林大学肖晞教授 作者简介 肖晞,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教授; 喻鑫,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 面对日益增长的内部与外部不安全风险,国家的安全行为影响着安全情势的发展走向与可能结果。国家安全逻辑是国家能力对国家安全行为生成的作用机制,国家建制能力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