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一位因反复发烧、咳嗽等症状就医的65岁阿姨,最终被确诊为鹦鹉热的故事。文章介绍了鹦鹉热的传播方式、症状、易感人群以及误诊情况等相关信息,提醒公众注意防范病毒感染。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杭州市中医院收治了一名65岁的阿姨,反复发烧、咳嗽,初诊时多种病原体检测为阴性。
阿姨最终确诊为鹦鹉热,这是一种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关键观点2: 鹦鹉热通过呼吸道感染,即使没有直接接触,吸入病鸟的干燥粪便、羽毛或呼吸道分泌物的气溶胶也可能感染。
鹦鹉热潜伏期一般1-2周,最长45天,以超过39℃的高热多见,病程进展快,重症比例高,容易误诊。
关键观点3: 鹦鹉热不仅限于鹦鹉,鸽子、鸡、鸭等190余种鸟类和禽类,以及野生动物都可能携带。
经常接触家禽或鸟类的人群,特别是活禽市场及其相关场所从业人员、鸟类爱好者和养鸟人士等容易感染鹦鹉热。
关键观点4: 鹦鹉热的防范建议。
公众在接触鸟类、禽类时,应佩戴好口罩,并回家后勤洗手,以避免各种病毒的传播。
文章预览
最近这段时间,天气干燥 气温时高时低 很多朋友都中招了—— 鼻塞、咳嗽、发热等症状 “此起彼伏”…… 据杭州市中医院的消息,称最近收治了一位65岁的阿姨, 反复发烧,伴随不停地咳嗽 。医生为其进行了 时下正流行的各类传染性疾病病原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 除了甲乙流、支原体感染 还会有啥在作怪呢? 反复高热不退,到底是何原因? 几天前,苏阿姨着凉后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1℃;咳嗽,痰白,质粘,量少;后续还出现畏寒、发冷、严重头痛等症状,自行服药后,3天来体温仍旧反反复复。 在家人陪同下,苏阿姨来到杭州市中医院发热门诊。一查吓一跳,多项指标异常: C-反应蛋白高达 215.1mg/L (正常值0~10.0mg/L); 肺部CT:右 肺上叶及中叶炎症 。 医生考虑苏阿姨为肺炎, 需立即收进住院治疗,并使用呼吸机 。 入院后予以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