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上发表的一篇关于子宫内膜搔刮在IVF/ICSI治疗中的作用的个体参与者数据荟萃分析的综述。文章讨论了子宫内膜搔刮对活产率的影响,以及特定受试者特征如年龄、既往胚胎移植失败次数、不孕原因和治疗类型是否会影响搔刮的效果。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生殖与遗传医疗中心的相关工作和成果。文章最后讨论了子宫内膜搔刮的作用机制、研究结论的不一致性、个体参与者数据荟萃分析提供的新参考依据,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子宫内膜搔刮被认为可以改善IVF/ICSI治疗的胚胎着床过程。
子宫内膜搔刮的作用机制包括诱发免疫反应或伤口愈合修复反应、诱导子宫内膜蜕膜化和延缓子宫内膜的增殖转化。
关键观点2: 传统的荟萃分析无法确定子宫内膜搔刮对活产率的确切影响,因为研究间的异质性大、定义不统一。
个体参与者数据荟萃分析(IPD-MA)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研究表明子宫内膜搔刮可能提高IVF/ICSI治疗的活产率。
关键观点3: 特定受试者特征如年龄、既往胚胎移植失败次数等不改变子宫内膜搔刮对活产率的影响。
子宫内膜搔刮的时机可能在其有效性中有重要作用,但数据不足无法评估。
关键观点4: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生殖与遗传医疗中心是国内较早开展辅助生殖技术的单位之一,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成果。
该中心关注患者的全方位评估与个体化治疗,重视多学科交叉的诊治理念,并创新了“节点式”患教模式。
关键观点5: 未来研究可以使用IPD提供的数据作为设计研究的基础,进一步评估子宫内膜搔刮的有效性。
目前关于子宫内膜搔刮术还有很多问题尚未阐明,包括适用人群、最佳时机及最佳器械等。
文章预览
在IVF/ICSI治疗中,胚胎着床过程是限制成功率的重要步骤。子宫内膜搔刮被认为可以改善这一过程,但目前尚不清楚这种方法是否能增加胚胎着床率和活产率。2023年发表于 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 上一篇题为“Endometrial scratching in women undergoing IVF/ICSI: an individual participant data meta-analysis”的个体参与者数据荟萃分析,探讨了子宫内膜搔刮是否能提高接受IVF/ICSI治疗女性的活产率,以及特定的受试者特征(包括年龄、治疗类型、既往胚胎移植失败的次数、不孕原因以及搔刮的时间)是否会改变搔刮对活产率的影响。本期我们邀请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生殖与遗传医疗中心的 张阳阳副主任医师 围绕子宫内膜搔刮在IVF/ICSI治疗中的作用等相关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同时有幸邀请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徐阳教授 进行精彩点评。 < < 点击上方观看视频 < < 张阳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