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侠客岛
但凭侠者仁心,拆解时政迷局。
今天看啥  ›  专栏  ›  侠客岛

叶嘉莹:诗词,让人心灵不死

侠客岛  · 公众号  · 政治  · 2024-11-25 18:49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回忆了叶嘉莹先生的一生,她被誉为'诗词的女儿',对诗词有着深厚的情感。本文讲述了她为什么终生从事诗词教学,她的成长经历以及她对诗词的热爱和贡献。她通过诗词教学,传承中华文化,强调诗词对塑造国人心灵品质的重要作用。虽然叶嘉莹先生已经去世,但她的诗词教学和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将永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叶嘉莹先生被誉为'诗词的女儿',一生致力于诗词教学。

叶嘉莹先生之所以终生从事诗词教学,是因为她对诗词有着深厚的情感。她的成长经历和对诗词的热爱,让她意识到诗词对塑造国人心灵品质的重要作用。

关键观点2: 叶嘉莹先生的成长经历与诗词紧密相连。

叶嘉莹先生从小在书香世家长大,三四岁时就开始背诵诗词。在成长过程中,她经历了国家贫弱、动荡不安的年代,以及家庭的变故,但她仍然坚持写诗,用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

关键观点3: 叶嘉莹先生通过诗词教学,传承中华文化。

叶嘉莹先生每年回中国大陆讲学,并在多所大学担任客座或名誉教授。她创办了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并强调诗词对塑造国人心灵品质的重要作用。她的教学风格独特,崇尚吟诵,坚持以传统声调为学生诵诗,留下诗词原本动人的音韵。

关键观点4: 叶嘉莹先生认为诗词能够让人心灵不死。

叶嘉莹先生通过诗词传承中华文化,她认为诗词能够让人心灵不死。虽然她经历了离乱和苦难,但她仍然坚持传承中华诗词,希望通过诗词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文化以及人格品行和理想志意。


文章预览

2024年11月24日,叶嘉莹先生去世,享年100岁。 她被誉为“诗词的女儿”“穿裙子的士”。但在她自己看来,一生最重要的身份,莫过于“教诗词的老师”。 有学生问,诗词究竟有何用?她毫不迟疑、朗声答复: “让人心灵不死”。 叶嘉莹生前照片(图源:新华社) 一 叶嘉莹说,之所以终生从事诗词教学,是因为“有一段因缘在”:“我所有的诗词,都是源于现实中真实的触动。” 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北平一户书香世家,三四岁时父母就教她背诵诗词。看到家中四合院的花草,幼年叶嘉莹佳句天成:“记得年时花满庭,枝梢时见度流萤。” 成长于国家贫弱、动荡不安的年代,她写下悲痛的诗句:“尽夜狂风撼大城,悲笳哀角不堪听 。” 17岁那年,母亲骤然离世,叶嘉莹说“诗是从心里跑出来的”,写下8首哭母诗:“瞻依犹是旧容颜,唤母千回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