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我国海上风电发展逐渐放缓,政策导向向深海化发展。近年来受到多方面影响,新增装机容量增长不理想。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自2022年三季度以来,国内海上风电发展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海洋各主管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海风作为新能源发展、GDP增长的关键手段之一,受地方支持但也要考虑其他利益冲突。2022年起,海上风电告别国家补贴,部分地区推出“省补”政策但力度有限。产业需实现“平价上网”,通过投资端成本下降和发电效率提升。目前风机招标价格下降,塔筒/桩基、海缆等配件也有降本贡献。提升发电小时数需风机大型化及风电场向深远海发展。目前各省在制定十四五能源规划时,均提出海上风电装机发展目标。实现平价上网后,度电成本有望迅速下降。风电走向深远海是必由之路,但相关部门尚未明确政策。海底电缆环节率先受益,柔性直流送出方式将是首选。海上风电产业链包括上游配件及材料、风电主机、海底电缆等。我国海缆行业进入壁垒高,竞争格局较好。国际海缆企业起步早,具有技术优势,国内主流厂商在长江沿线、海岸线。随着离岸距离增加,海缆用量增加,投资金额增加。海底电缆行业国际及国内参与者较少,呈现“马太效应”。目前,上海、广西、福建等省市对深远海提出规划,风电场向深远海发展将是趋势。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我国海上风电发展逐渐放缓,政策导向向深海化发展
近年来受到多方面影响,新增装机容量增长不理想,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自2022年三季度以来,国内海上风电发展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海洋各主管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
关键观点2: 海风作为新能源发展的关键手段之一,受地方支持但也要考虑其他利益冲突
海风作为新能源发展、GDP增长的关键手段之一,受地方支持但也要考虑港口贸易、渔业、环境等问题与海风发展的利益冲突。
关键观点3: 风电需实现“平价上网”,通过投资端成本下降和发电效率提升
目前风机招标价格下降,塔筒/桩基、海缆等配件也有降本贡献。提升发电小时数需风机大型化及风电场向深远海发展。
关键观点4: 各省提出海上风电装机发展目标,度电成本有望迅速下降
目前各省在制定十四五能源规划时,均提出海上风电装机发展目标。实现平价上网后,度电成本有望迅速下降。
关键观点5: 风电走向深远海是必由之路,海底电缆环节率先受益
风电走向深远海是必由之路,但相关部门尚未明确政策。海底电缆环节率先受益,柔性直流送出方式将是首选。
文章预览
我国海上风电进度逐渐放缓,政策导向逐渐往深海化发展 2023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约为6.3GW,近年来收到多方面影响,海上风电新增进度不是很理想。 资料来源:国家能源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事实上,自2022年三季度以来,国内海上风电发展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海洋各主管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中间涉及环节包括核准、用海、外部因素、航道、环评等审批。海风是新能源发展、GDP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一般地方发改委、能源局等部门积极支持,但也需要考虑港口贸易、渔业、环境等问题与海风发展的利益冲突。 2022年起海上风电告别国家补贴,尽管部分地区出台了“省补”政策,但补贴力度较小。海上风电产业的健康发展不能一直依靠补贴,全产业链应为“平价上网”而努力。实现“平价上网”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投资端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