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北京、上海、广州三地近期发布的关于创新医疗器械高质量发展的举措。这些举措包括支持创新医疗器械的医保支付、加快进院使用、促进临床应用、拓展支付渠道等。文章还讨论了这些政策对创新医疗器械产业的影响,如提升DRG支付管理和入院速度,利好国产创新医疗器械厂家和经销商。此外,文章还提到了创新医疗器械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多地发布创新医疗器械高质量发展举措
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相继发布支持创新医疗器械发展的措施,包括医保支付、进院使用、临床应用、支付渠道等方面的支持。
关键观点2: 创新医疗器械政策绿色通道被打通
国家正全链条式支持创新医械发展,形成良性局面。医保支付措施的落地打通了企业商业化进程的最后一公里。
关键观点3: 创新医疗器械产业面临机遇与挑战
虽然创新医疗器械产业面临融资困境和商业化闭环不理想的挑战,但随着国家和地方扶持医保支付措施的实施,该产业将迎来更多投资机会,创业人才的后顾之忧也将打消。
文章预览
01 北京、上海、广州接连发布 创新器械激励举措 近期,全国多地针对创新医疗器械高质量发展发布相关举措。 4月,北京市医保局等九部门印发《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4年)》的通知(以下简称《措施》),针对大家最为关注的创新医疗器械入院、支付等问题,作出明确表态。 1.创新医疗器械涉及的诊疗项目,不受医疗机构总额预算指标限制。 2.《中关村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目录》按季度更新。推进《中关村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目录》和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产品进医院, 实施创新药械“随批随进”。 这是继2022年7月北京首次提出符合条件的 创新医疗器械可以据实单独支付, 2023年国家医保局多次表态充分考虑对创新器械应用给予支持之后,再次真正落地的创新器械医保支持政策。 毫无疑问,不论是创新医疗器械DRG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