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讨论了未来货币与财政政策的方向选择问题,提出了对当前风险与矛盾的看法以及应对措施。文章指出,过去利用加杠杆效应刺激需求的举措虽然取得了成功,但也带来了地方政府债务、产能和房地产等后遗症,对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审视货币与财政政策的重心是否应继续侧重于杠杆效应模式,还是转向直接补偿模式。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历史加杠杆效应带来的后果
文章回顾了自2008年以来利用加杠杆效应刺激需求的举措,指出虽然这些举措有其必要性,但也带来了地方政府债务、产能和房地产等后遗症,并对当前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造成了影响。
关键观点2: 未来货币与财政政策的选择
文章提出对于未来的货币与财政政策,需要审视是否应继续采用杠杆效应模式,还是转向直接补偿模式。这需要考虑到居民部门的资产负债表承受能力并非无限。
关键观点3: 短期与长期策略的平衡
文章强调了在短期和长期之间需要平衡策略。短期需要遏制螺旋式通缩压力,对冲风险;长期则需要关注技术进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创造更多的蛋糕。
关键观点4: 政策作用机制的精准把握
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其核心在于精准把握其作用机制。文章提出了两种作用机制:一种是杠杆效应,另一种是直接补偿,并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
文章预览
导读 从2008年利用加杠杆效应刺激需求以抵御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到2016年至2018年间再次加杠杆以应对供给端调整的压力,这些举措所取得的成功让投资者记忆犹新,虽有其必要性,但也带来了巨量的地方政府债务、产能和房地产等后遗症,并对当前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造成了影响,需要意识到一代居民部门的资产负债表承受能力并非无限,因此,对于未来的货币与财政政策究竟是继续杠杆效应模式,还是直接补偿模式,需要重新审视其重心在哪侧。 ---付鹏 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续(上)篇 都特别的备注一下,上中下三篇都是对9月11日日记的完整扩充 阅读请注意日记时间! 推荐阅读 正视“有效需求”的矛盾,需尽快对冲当前反馈(9月11日) 实事求是-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才能有解题思路(上) 实事求是 - 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才能有解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