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方小抡
无论头上是怎样的天空,我准备承受一切的风暴。
今天看啥  ›  专栏  ›  方小抡

化解焦虑,聚焦智力挑战

方小抡  · 简书  ·  · 2020-01-24 22:29

文章预览

Day4

晨起第四天,在去往娘家的自驾车路上匆忙而行。利用间隙阅读第三章《学习与迁移》一部分内容。

迁移的概念并不陌生,它指的是“把在一个情境中学到的东西迁移到新情境的能力”,这也正是学校教育的学习目的。学校教育,课堂教学正是通过有限的学习,通过培养迁移能力,而实现能力的拓展和延伸。“教育工作者希望学生能把学习从一门课中的一个问题迁移到另一个问题……好的多”

迁移有多种类别,例如积极作用而有益的正迁移,消极的负迁移,高度相似的近迁移,想去较远的远迁移……这些迁移提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尤其注意学习条件和迁移条件对于迁移作用的影响。

由于这个章节还未读完,这里只谈谈关于“学习动机”的思考。

学习动机对于学习的成效影响颇大。虽然行为主义的奖惩法也有影响,但是学习者内在的动机缘由更具有持久性。那么,关键是教师如何去诱发和维持动机?本书给出了几条建议:

1.挑战的难度适中,过高打击信心,过低显得乏味。

从“最近发展区”来看,教育教育学的潜在成效就在跳一跳能够得到的范围,如果课堂中设置的难度脱离了对学生学情把我,那么教学设计就会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降低学习动机。

2.区别“以学习定向”和“以行为定向”的学生。

这个建议让我感到眼前一亮!面对同样的学习难度,为何有的学习者愿意尝试困难,有的却选择放弃?差别恰恰在这两种定向的差异上。以学习定向的学生,喜欢新的挑战,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智力挑战,克服困难的高峰体验,哪怕面临暂时的失败,也能够看成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和能力发展的方向。而以行为定向的学生呢?他们对出错的焦虑远远超过学习。也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即使犯错是难免的,但是这类学生往往尽量避免,因为犯错对他们来说带来的是焦虑(譬如自尊心,被否定等等)

虽然本书没有具体展开阐释,但是这两种定向的学习者,在我们的教室里确确实实的存在。从本质上说,这二者的差异,实际上是思维的差异:以学习定向的学生属于成长型思维,把学习寓于尝试和错误之中,而行为定向者,则受制于引起焦虑的思维假定。

这两种思维的产生,其根源与家庭教养密不可分,而对于教师而言,转化行为定向的学生也仍有可为之处。譬如像佐藤学说言,创建润泽的教室,在信任关系中创建学习共同体,而尽可能地降低学习焦虑,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具有足够的专业能力,能够在精通学科知识的强大基础上,设定恰切的学习任务和挑战,引发智力劳动,让学生在思维中体会到大写的我的存在。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