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二氧化碳作为主要的温室气体,其还原不仅有助于减缓全球变暖,还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价值的化学品,如一氧化碳,从而实现碳的循环利用。尽管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具有潜力,但实现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催化剂设计仍面临挑战。特别是,单原子催化剂因其高活性和最大化原子利用效率而受到关注,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活性位点暴露不足和质量传输受限等 问题。 近日, 复旦大学赵东元院士、李伟教授、孙正宗研究员、董安钢研究员 通过自下而上的界面组装策略在氮掺杂碳框架中合成二维介孔镍单原子催化剂。 这种 二维介孔Ni-N-C催化剂展示了超薄厚度(约6.7纳米),平面内分布有5至40纳米宽度的介孔和高比表面积 。因此,高密度的镍单原子位点(约6.0 wt.%)几乎完全暴露,即使在高电流密度下也能大大促进质量传递。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