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春节期间的旅游市场,特别是非遗旅游成为新增长极的现象。文章提到了各地非遗项目的火爆,以及年轻群体对非遗旅游的热爱。同时,也指出了非遗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如碰瓷现象、真假非遗混淆等。最后强调文旅产业需要长期主义,从服务、体验和项目上做创新和改进,以延续非遗旅游的热度和市场增长趋势。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春节旅游市场火热,非遗旅游成新增长极
文章介绍了春节期间旅游市场的概况,以及非遗旅游成为文旅行业的新增长极的现象。提到了各地非遗项目的火爆,如四川阆中古城、福建蟳埔簪花、安徽歙县瞻淇鱼灯等。
关键观点2: 非遗旅游的受众以年轻群体为主
文章指出,年轻一代消费者们或许是意识到庙会、舞龙舞狮、剪纸等传统技艺都属于非遗范畴,在春节期间寻找身边的年味,成为非遗旅游的主要力量。
关键观点3: 非遗旅游带动地方文旅产业多元增长
文章提到,非遗旅游的火爆不仅为热门旅游城市和成熟景区带来客流和收入,还赋予了县域文旅的新IP。例如,福建蟳埔簪花、安徽歙县瞻淇鱼灯等非遗项目,通过社交媒体广泛传播,成为当地的热门旅拍项目和旅游打卡地。
关键观点4: 非遗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文章指出了非遗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如碰瓷现象、真假非遗混淆等。同时,也提到了面临的挑战,如同质化竞争和用户体验的差异化。强调文旅产业需要长期主义,从服务、体验和项目上做创新和改进。
文章预览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年味经济”的长期生意。 作者丨初夏 来源丨惊蛰研究所 伴随着收假复工,首个申遗成功后的春节假期落下帷幕,而在今年春节期间,旅游市场因为乘上“非遗”的春风,再次火热。 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节8天假期内,全国国内出游5.01亿人次,同比增长5.9%;国内出游总花费6770.02亿元,同比增长7.0%。全国出游人次和总花费再创新高。 在飞猪平台,含非遗项目体验和含民俗表演的旅游消费人次同比分别增长了40%和36%,携亲友逛灯会、赏民俗表演等成为热门旅游项目。而在途家平台,“春节”“民俗”“非遗”等关键词搜索量在春节期间同比增长4.2倍。 当春节遇上非遗,“年味”经济成为春节旅游市场的新增长极,而对于文旅行业而言,非遗buff的加持又带来了哪些新思路? 春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