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高黑

证伪主义和范式理论

高黑  · 简书  ·  · 2018-01-20 15:12

文章预览

我们一般都认为,区分科学和非科学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看命题是不是可证伪的。可证伪的,就是科学的,不可证伪的,就是非科学的。

但是在科学哲学领域,这个观念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证伪主义的意义和困境

在卡尔.波普尔提出证伪主义之前,科学界的主流是实证主义,通过归纳提出一个假说,然后用大量的事实或者实验去证实它。比如,我们通过观察提出“金属受热会膨胀”,然后,我们观察在金属在时间t1受热膨胀了,t2也膨胀了,tn也膨胀了,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果,一个规律 -- 金属受热会膨胀。

这是一个极其朴素且有效的研究方法。

然而,波普尔不同意(实际上,几百年前的休谟就已经不同意了)。波普尔说,一个事情能被证实,背后的思想是归纳法,但是归纳法是逻辑上是无法自洽的。就算做100次、1万次实验,证明了金属受热会膨胀,从逻辑上也无法证明下一次实验中,金属仍然受热膨胀。

我们根本无法证实一个全称命题。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这件事情是无法证实的,你数100万、1亿只天鹅,也不能证明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而所谓的规律就是全称命题,比如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

波普尔说,理论是不可能被证实的。但是理论可以被证伪。比如,你数多少只天鹅都无法证明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但是只要有一只黑天鹅出现,你原来的全称命题就被证伪了。

所以,何谓科学?我们可以大胆的提出一个假设,这个假设必须是可以被证伪的。然后用事实去检验,一旦失败了,就用新的理论去取代,否则就说明这个理论暂时是可以被证伪而尚未被证伪的,是可以使用的。科学就是可以被证伪而尚未被证伪的理论。一切无法被证伪的理论都是非科学(当然,有可能是正确的,但是和科学无关)。

波普尔的这一套被称为证伪主义,它在逻辑上明显比实证主义严谨,几乎无懈可击。因此,能不能被证伪几乎成了划分科学和非科学最重要的标准。所有信仰范畴的东西,由于无法证伪,信则灵、不信则不灵,因而都是非科学的。当然,这里不否定非科学的东西对我们是有价值和用处的,比如艺术、审美、宗教。

但是,波普尔是不是一统天下了呢?并不是。主要的挑战来自以下两个方面:

1. 事物是多因的,“证伪”无法确定是否针对理论本身的

实际情况表明,波普尔把证伪这件事想简单了。致命的批评来自整体论者,一个科学结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非单因。单一的理论往往无法推导出实验结果,因而无法从结果来断定证伪的是不是理论本身。

举个例子,我们用望远镜观测天体的运行轨道数据,这个结果既受天体力学理论影响,也受望远镜所依赖的光学理论的影响。如果我们的观测和理论推导不符,我们凭什么说这个就是证伪了天体力学的理论,而不是证伪了光学理论?

牛顿发明万有引力以后,有人发现天王星的运行轨道和计算不符。按照波普尔的理论,这个时候就可以推翻牛顿定律,建立新的理论了。而事实是,很多科学家固执的坚持牛顿理论,他们通过数学计算得出,不符不是理论的错,而是很可能在某个地方有一颗尚未被发现的行星。然后,我们就真的发现了海王星。

在实验中,我们碰到了结果和理论不一致,难道我们一定会去推翻理论吗?更多的时候,实际上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去检查实验精度,或者再多做几次。

这个困境又称迪昂-奎因问题。

2. 证伪主义与历史不符

所有的挑战里,其实最大的来自于这个。作为一个成功的理论,你必须能够解释历史和现实。而我们研究科学史会发现,整个科学的进步严重不符合证伪主义。

哥白尼刚提出日心说时,很多观测数据与理论不符,以至于他不得不加了很多本轮,数量和地心说差不多,预测精度还不如地心说。而且,日心说无法解释很多“常识”,比如,如果地球是绕太阳旋转并自转的,为什么没有把月亮甩在后面,为什么从一个高塔上扔一个球下来,落地的地点没有出现偏移,为什么人没有像石头那样被甩出去。也就是说,日心说刚出来时,它面临的“证伪”是远多于托勒密的地心说的,但是学术界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日心说,因为有相当多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固执的认为日心说更简洁 ,因而有可能更完美、更正确,这其实完全是一种信仰。慢慢过了100多年,随着伽利略发明了惯性等力学概念,以及开普勒将轨道从圆形改为椭圆形,才完美的解决了大部分问题,从而奠定了日心说今天的地位。

很多理论在“婴儿”时期,都面临过日心说的困难。比如关于原子的结构,最早的卢瑟福模型预测负电子会朝向原子核塌陷,但实际观测并没有出现塌陷。学术界并没有因为这个观测和理论的不一致而放弃卢瑟福模型,而是由他的学生玻尔做出了修正,提出了不连续和轨道跃迁理论。

牛顿、拉瓦锡 、麦克斯韦,历史上都面临过提出的新理论出现了观测中的反例的情况,如果简单的按照波普尔的证伪原则,那这些科学进步都不会发生。

这对于一个理论的打击是巨大的,不管你自己是不是正确,现实世界里视你为无物。这个窘境使得波普尔在晚年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早年对于证伪主义的观点过于激进了。

库恩的范式革命

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被誉为上世纪科学哲学史上最重要的著作。这里,他首次提出了范式的概念。

按照范式概念,一个科学理论,如果成立,它需要满足一些前提假设,然后它必须符合一些模型、逻辑、数学或者符号系统等,在这个范式里,因果关系是成立的,理论可以对事物做出预测和解释。而且,在某一个时期,会同时存在诸多的范式竞争,但是最后会有一个胜出,成为主流。

范式也会遭到挑战,会有反例出现,会有“证伪”出现。但是少数的反例不必然会推翻现存的范式,范式要么忽略反例,要么对自己进行修正以适应反例。只有当反例过多,修正的代价过大时,才会出现新的范式,取代原来的范式,在新的范式下,反例成为了常态,科学也因此进步了。

这个理论可以完美的解释诸多的历史现象,比如为什么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大小球同时落地的实验前,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理论竟然存在了2000多年?因为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可以解释其它很多现象,已经形成了一个范式,自然不是很容易被某一个反例推翻的。同理,日心说取代地心说、广义相对论取代牛顿力学都是类似的过程。

而一个范式被取代了,并不意味着它就彻底错了、被抛弃了,这个理论在原来的范式里仍然有价值。今天,我们实际生活中还是大量采用牛顿力学就是一个例子。

除了范式理论,还有新实验主义、贝叶斯主义、科学研究纲领、反方法论等,在此不再展开。

总结一下,波普尔的可证伪性,一般人拿来判断科学还是非科学,仍然是相当好用的。但是在学术界,的确主流学者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好的方法来区别什么是科学,什么是非科学。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