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探讨了针对老年人群体的AI骗局问题。通过展示各种骗局的手法,如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制作虚假视频、夸大宣传AI课程的效果和收益等,文章揭示了骗子如何吸引老年人的注意并诱导他们购买高价课程。文章还提到了相关教育机构在售前承诺和售后服务的差距,以及针对老年人的特定诈骗行为。最后,文章指出尽管平台开始加强对数字人视频的管理,但此类内容仍然存在,老年人应提高警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AI骗局在老年人群中兴起
通过大数据精准推送和营销广告,许多老年人被引导交费学习AI,以缓解科技盲区带来的焦虑,甚至幻想着能开启副业。
关键观点2: 教育机构利用AI课程吸引老年学员
一些教育机构通过展示针对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精心设计的视频内容,向这一群体推销各类课程。这些课程往往承诺学员通过AI制作视频创业增收,但实际上却存在诸多问题,如内容掺水、售后不当、资质无从考证等。
关键观点3: 数字人视频成为主要欺诈手段之一
数字人视频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批量生成,通过讲述养生、情感或养老话题吸引中老年人。这些视频的制作成本低,但收益颇丰。平台已开始加强对这类内容的管理,但仍需提高老年人的警惕性。
关键观点4: 老年人是最容易受骗的群体之一
由于信息不对称,老年人往往成为最容易受到误导的群体。他们可能因为参与免费课程而被洗脑,最终陷入骗局而不自知。
关键观点5: 呼吁年轻人和银发族保持警惕
随着全民AI的趋势愈发明显,无论年轻人还是银发族,都应保持警惕,以免陷入不必要的风险之中。
文章预览
谁来守护银发族的钱包? 文 | 高宇哲 编辑 | 刘杨 来源| 豹变(ID:baobiannews) 封面来源 | Pixabay 近期,AI“暴富”热潮在老年群体中悄悄兴起。通过大数据精准推送,类似“七天AI速成班月入过万”“我妈靠视频号不出镜月赚16万”这样的营销广告,正在吸引众多老年人的目光。 在这些话术的包装下,很多老年人被引导交费,挑灯夜读学起了AI,以缓解科技盲区带来的焦虑,甚至幻想着能开启副业。 销售们每天群发“身体健康”,并通过“仅剩3个名额”营造紧张感,让不少老年人掉入精心设计的“银色”陷阱。 在社交媒体上,许多年轻人正在帮助自己的父母防范此类骗局,并呼吁大家对AI在线课程保持谨慎态度。然而,老年人往往是电子乖孙、AI宠物的主要受众。一些自称“AI公司创始人”“人工智能专家”的账号层出不穷,专门制作面向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