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兵团零距离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传承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在建设美丽新疆、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中展现新作为、呈现新气象。
今天看啥  ›  专栏  ›  兵团零距离

我国科学家创制辅酶Q10水稻新种质

兵团零距离  · 公众号  · 科技创业  · 2025-02-14 13:41
    

主要观点总结

上海科研团队在国际期刊《细胞》上发表了题为“基于植物进化的辅酶Q10性状设计”的科研论文。该论文通过系统分析辅酶Q在陆生植物中的演化轨迹,解析了植物辅酶Q侧链长度控制的分子机制,并创制了合成辅酶Q10的水稻新种质。这一成果对改善植物食品中的辅酶Q10含量具有重大意义,并为大数据和AI辅助育种提供了范例。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科研团队成功发表了一篇关于辅酶Q10的论文。

该论文研究了辅酶Q在陆生植物中的演化轨迹,解析了控制辅酶Q侧链长度的分子机制。

关键观点2: 科研团队创制了合成辅酶Q10的水稻新种质。

通过精准编辑水稻基因组,使叶片和籽粒中辅酶Q10的含量占比达到了75%,为营养强化新方法提供了新的方向。

关键观点3: 科研合作与成果突破。

该成果得益于多方合作,包括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辰山科学研究中心陈晓亚院士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彩霞团队等。上海市政府的统筹规划和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也为成果的取得提供了保障。

关键观点4: 辅酶Q10的重要性及研究意义。

辅酶Q10与人体健康尤其是心脏健康息息相关,是线粒体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体,也是脂溶性抗氧化剂。创制辅酶Q10作物,提高植物食品中辅酶Q10的含量是一种性价比高且环境友好的营养强化新方法。


文章预览

2月14日,上海科研团队在国际期刊《细胞》(Cell)上在线发表题为“基于植物进化的辅酶Q10性状设计”的科研论文,通过系统分析辅酶Q在陆生植物中的演化轨迹及关键酶自然变异,解析了植物辅酶Q侧链长度控制的分子机制,利用引导编辑技术改变水稻基因组Coq1酶的5个氨基酸,创制了合成辅酶Q10的水稻新种质,小麦编辑也取得重要进展。 该科研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辰山科学研究中心陈晓亚院士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彩霞团队等合作完成。 辅酶Q10与人体健康,尤其是心脏健康息息相关,它是线粒体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体,也是脂溶性抗氧化剂。 不同物种合成的辅酶Q侧链长度不同,人体自身合成辅酶Q10,侧链由10个异戊二烯单元(C50)组成,而水稻等谷物以及一些蔬菜和水果,主要合成辅酶Q9,侧链含有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