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中国电建承建的云南丽江玉龙上白麦复合型光伏项目。该项目位于丽江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大具乡,具有复杂的地理环境和较大的施工难度。通过电建团队的科学决策和大胆创新,引入无人机吊装技术,提高了施工效率,并提前两个月完成建设任务。项目投运后将为当地提供清洁、稳定的电力供应,同时推动当地产业结构升级和能源结构优化。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项目背景与地理位置
云南丽江玉龙上白麦复合型光伏项目坐落于丽江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大具乡,总占地面积约1457亩,规划容量100兆瓦。
关键观点2: 施工难度与创新技术
项目所处地理环境复杂,电建团队引入无人机吊装技术,精准而高效地将光伏组件吊装至指定位置,提高了施工效率。
关键观点3: 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
项目投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4万吨,推动当地产业结构升级和能源结构优化,对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观点4: 项目党小组的作用
项目党小组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项目管理、技术创新、安全生产等各个环节,为项目成功实施提供了坚实政治保障和组织支撑。
文章预览
雪山北麓,金沙江畔 群山巍峨,云雾缭绕 一排排绿色盎然的能源光伏 正悄无声息的散发着光芒 中国电建承建的 云南丽江玉龙上白麦复合型光伏项目 正以破晓之势 在云巅书写着绿色发展新篇章 ◆ ◆ ◆ ◆ ◆ 丽江玉龙上白麦复合型光伏项目坐落于丽江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大具乡,总占地面积约1457亩,规划容量100兆瓦,由中国电建所属水电十四局承建。 该项目所处地理环境复杂,平均坡度高达55°,场内道路狭窄,材料运输困难,空气稀薄,施工难度较大。 电建团队科学决策、大胆创新,在传统人背马驮、索道运输的方式上,引入无人机吊装技术,精准而高效地将一块块光伏组件吊装至指定位置,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提前两个月完成建设任务。 施工高峰期,无人机多达37台,累计起降30万架次,运装光伏板达21万块,组件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