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传媒1号

1号重磅|香雪兰:监管风暴下,视频网站选秀造星的盛世危言

传媒1号  · 简书  ·  · 2018-05-10 11:00

文章预览

作者:香雪兰

由于拥有大量年轻受众和超强互动性,视频网站天然适合选秀造星类节目。

近两年,大量同类型节目出现,尤其是今年的爱奇艺《偶像练习生》、腾讯视频《创造101》等节目赋权粉丝,引领了“偶像养成”元年的到来。互联网有助于激活偶像产业的全链条系统,已经替代传统电视成为选秀造星节目最重要的平台。

选秀造星类节目涉及“偶像制造”,对年轻人尤其是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容易造成较大的影响,电视选秀时期就一直是重点监管的节目类型。“同质化严重”“毒舌评委”“假哭卖惨”等不断触碰监管底线的行为,最终导致了电视选秀节目的衰落。随着视频网站选秀造星节目数量和影响力的急剧扩大,一些问题也开始显现,一度引发争议。而今年以来,对网络视听内容的监管和整顿力度之大也是前所未有!

​正值“风口”的互联网选秀造星节目,如何“正能量造星”才能确保这一产业稳定健康的发展,不会走上电视选秀节目的“老路”呢?

“网台同标”要求下,电视选秀时期的监管重点可借鉴

近日,曾因2017年超级网综《中国有嘻哈》大火的节目制作人车澈在微博上官宣了《中国新说唱》节目启动,同时还宣布了吴亦凡的加盟。“中国有嘻哈”这个刚刚打造起来的火爆厂牌还是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劣迹艺人”的影响,着实可惜。

截至目前,虽然还没有专门针对网综选秀造星节目的监管文件出台,但2017年6月份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视听节目创作播出管理的通知》以及《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等,对网络视听节目内容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其中当然包括选秀造星类网综。

而且,《通知》中明确规定,“网络视听节目要坚持与广播电视节目同一标准、同一尺度,把好政治关、价值关、审美关,实行统筹管理。不允许在广播电视播出的节目,同样不允许在互联网(含移动互联网)上播出。”

视频网站拥有大量受众,已经成长为重要的媒体平台,一定要承担起媒体责任。选秀造星节目如果不能把握好尺度,自查自省,迟早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网台同标”的要求下,电视选秀时期的各种监管措施,对于视频网站选秀造星节目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06年3月,跨省赛事参赛选手年龄必须年满18岁,尽量减少未成年人参与,对少数有未成年人参与的节目要坚决杜绝商业化、成人化和过度娱乐化的不良倾向以及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现象。

◆2006年4月,“超级女声”主持人不得有倾向性、要张扬主旋律等。

◆2007年4月,要求“快乐男声”设计一些公益性内容,参赛曲目要积极健康,弘扬主旋律,尽可能不出现落选歌手泪流满面、亲友抱头痛哭、歌迷狂热呼叫等场面和镜头。

◆2007年8月,批评重庆电视台举办群众参与的选拔类电视活动《第一次心动》严重偏离比赛宗旨,热衷制造噱头炒作活动,在评委选择、比赛环节、评委表现、歌曲内容、策划管理和播出监管等方面都出现了重大失误,损害了电视媒体形象,产生了不良社会影响。

◆2007年9月,进一步规范选拔类节目,规定不得采用手机、网络等投票方式。

一是各省级、副省级电视台上星频道所有群众参与的选拔类活动不得在黄金时段(19:30至22:30)播出,不得采用手机投票、电话投票、网络投票等任何场外投票方式。

二是场内投票方式要公开、公平、公正,不得以各种方式误导、诱导观众投票。各种群众参与的选拔类活动一律不设奖金奖品。

三是主持词、评委点评、选手感言、亲友抒怀、插播画面等内容要大量减少,总时长不得超过整个节目的20%。选拔本身内容必须占整个节目时长80%以上。

四是主持人不得在节目中表达私人情感、好恶,不得刻意表现自己,主持词要简短,不得对选手、嘉宾、评委或其他表演者使用“哥、姐、弟、妹”等私人称谓。主持人之间不得相互挖苦、吹捧、调情。

◆2009年,要求”快乐女声”海选到总决赛播出时间最多控制在两个半月内,取消短信投票,直播不得超过十次,每次不得超过90分钟,必须在10点30分后直播。

◆2009年11月,不要让跨年演唱会和综艺节目变成“烧钱大赛”。

◆2011年10月,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限娱令)。

一是对节目形态雷同、过多过滥的才艺竞秀类等类型节目实行播出总量控制。每晚19:30-22:00,上述类型节目总数控制在9档以内,每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每周播出上述类型节目总数不超过2档。每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每天19:30-22:00播出的上述类型节目时长不超过90分钟。

二是凡在节目中出现政治导向、价值取向、格调基调等方面的问题,视其性质和严重程度,对该节目分别采取批评、责令整改、警告、调整播出时间以至停播等措施。

◆2013年10月,关于做好2014年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编排和备案工作的通知(加强版限娱令)。

一是每年播出的新引进境外版权模式节目不得超过1个,当年不得安排在19:30-22:00播出。

二是每季度总局通过评议会择优选择一档歌唱类选拔节目安排在黄金时段播出。

三是每天任何时段播出的歌唱选拔类等节目需要提前两个月申报备案;每天19:30-22:00播出的才艺竞秀类等7个类型的节目,需按规定履行备案手续。

◆2014年9月,要求对劣迹艺人的影视作品进行播出限制,包括影视作品以及网络剧、微电影和网络视听节目等。

◆2015年7月,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

一是,主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好真人秀节目的价值引领作用。

二是贴近火热现实生活,挖掘展示思想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三是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动创新创优。

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关注普通群众,避免过度明星化。

五是坚持健康的格调品位,坚决抵制低俗和过度娱乐化倾向。

六是切实加强管理和调控,引导真人秀节目健康发展。

注:以上资料来源于网络

总结来看,对选秀造星类节目影响比较大的监管措施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2006年前后,“超级女声”等节目如日中天,但也伴随着一些问题出现,在没有相关节目类型监管经验的基础上,对节目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

二是2013年前后,针对选秀类节目出现的同质化严重、格调不高、引进模式成风、过度娱乐化等问题发布了两版“限娱令”,对歌唱选拔类节目数量、播出时间、版权情况、备案情况、导向格调等作出了非常细致的要求。其中,多数的条款都对当前视频网站的选秀造星节目有借鉴意义。

最严监管年,选秀造星类网综需严控各项风险程度

“内涵段子APP”下架,今日头条张一鸣在道歉信中提到“产品走错了路,出现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符的内容,没有贯彻好舆论导向,接受处罚,所有责任在我。我们片面注重增长和规模,却没有及时强化质量和责任,忽视了引导用户获取正能量信息的责任。”

流量变现虽然重要,但作为媒体,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商业企业,绝对不能出现冲击社会公序良俗、败坏世道人心、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否则将会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将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也会断送了“选秀造星类”节目的“前程”。

借鉴电视选秀节目的经验,网综选秀造星类节目除了必须符合《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视听节目创作播出管理的通知》中的各项基础性要求之外,还需严控以下八大“风险点”:

节目数量,目前已经播出或已经官宣的同类型节目大概有6档左右,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同质化的问题。2013年电视选秀节目的数量曾多达13档,且同质化比较严重,一定程度上直接触发了“加强版限娱令”的出台。三大视频网站对于选秀造星类节目的数量还需有所节制,防止出现“一哄而上”“吃干砸净”之后再“一哄而散”的局面出现。

​◆引进模式,个别选秀造星网综节目模式抄袭问题一度引发热议。节目还是要立足于自主创新,防止抄袭问题再次出现,同时需要防止节目模式引进过于频繁且过于集中于某一个国家或地区。传说中的“限韩令”曾致多档引进自韩国的模式综艺节目更名、修改节目模式等,自主创新才是最稳妥的。

节目故事逻辑,强调颜值、家庭背景、经纪公司背景等,对能力和努力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部分节目选手晋级的标准和导师选拔的标准不明确,一定程度上存在根据个人喜好选拔选手的情形。◆参赛选手,部分选手过于个性化,靠奇特的审美和“三观”博出位,比如:男性选手的着装打扮和彼此之间的互动存在女性化倾向等。还有的节目关注选手不幸的家庭生活。另外,需要严格审查选手背景资料,防止再次出现“劣迹艺人”,影响节目品牌的“安全性”。这一点也是选秀造星类节目最难监控的风险点之一,但后果非常严重。

​◆节目成本,存在过于强调节目投入如何之大,舞美如何华丽等方面,还需防止出现过度“烧钱”的问题。随着节目招商数额不断突破天花板,超级网综宣称的投资额度也不断刷新纪录,多档节目投资额突破2亿,甚至有单个节目宣称将会投资5亿以上。在“节俭办节目”等相关要求之下,这一点实在不应该成为节目炫耀的“资本”。

节目制作,存在剪辑混乱从而引发各种误会的问题。部分节目的剪辑具有一定的欺骗性,人为的制造矛盾冲突。

节目内容,存在歌迷狂欢、泪流满面、摔话筒等过于情绪化的场景,放大了非理性情绪。

节目互动,部分节目设置的粉丝投票行为与商品销售进行了捆绑,部分粉丝为了偶像出道花费了不少的金钱和时间。随着国内粉丝经济的崛起,粉丝应援机制已经成为偶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年轻偶像的粉丝以年轻人居多,其中不乏大量青少年,如果不能正确引导这些青少年理性追星,导致出现粉丝过度狂热的各种问题,后果的严重性不言而喻。

今年2月份,央视《焦点访谈》曝光一位小男孩在“快手”App上十天给主播打赏了两万四千多元的事件,还点名批评了网络主播MC天佑的涉毒说唱,自此MC天佑被全网封杀。因此,这一风险点非常重要,一旦失控,可能导致选秀造星类网综遭到重创,到时后悔已经晚矣。

摒弃电视选秀时期的各种弊病,互联网特色的“正能量造星”才是出路

随着“她经济”“粉丝经济”的不断崛起,国内的偶像产业方兴未艾,已经到了偶像经济大爆发的窗口期。而视频网站平台在“选秀造星”“偶像养成”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也是突破传统电视“内容防线”最合适的选择之一。

确保选秀造星类节目一直在正确的轨道上发展,不把这类节目“做死”,对于视频网站而言,可以说是“关乎生存”的大事。摒弃电视选秀时期的各种弊病,充分发挥视频网站互动性强、产业链联动性强等特点,打造“升级版”的、真正互联网特色的“正能量造星”节目才是正道。

没有“毒舌评委”,不再“假哭卖惨”,没有“尔虞我诈”的“正能量造星”节目并不意味着不好看,更不意味着年轻观众不喜欢看。关键在于针对上述“八大风险点”,找到对症的解决方案。

1、节目数量:质量比数量更重要,可持续性比昙花一现更重要

三大视频网站还需形成彼此之间的内部协调机制,选秀造星类节目不宜过多。虽然目前处于对各种才艺选秀“占山头”的阶段,但节目数量还是应该有所节制,做一档爆款比多档普通款的效果都要好。

才艺类型或节目模式不能过于同质化,对选手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开采,只能导致这一节目类型“昙花一现”,难以持续。

2、节目模式: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自主创新创优

目前的偶像养成类节目多以韩国节目模式为基础,部分环节设置和嘉宾表现看上去有些不太符合国人的审美标准。因此,还需深入挖掘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节目自主创新研发,减少对引进模式的依赖,打造更符合本土文化的选秀造星节目。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热血街舞团》节目四位明星召集人的宣传片精彩演绎了《孙子兵法》中“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四句话,既充满了“燃、酷”的年轻气息,又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全新的诠释。

3、节目故事逻辑:顶层设计中体现主流价值观

节目顶层设计是需要有价值观作为基础的,主流价值观是建构节目故事逻辑发展的基础,如果搭建的不成功,后续各种环节和细节都可能会偏离轨道,形成各种“监管危险点”。

对于选秀造星节目而言,明星偶像光鲜背后的努力和辛苦才是需要重点呈现的。比如:《偶像练习生》强调的是“越努力,越幸运”的故事逻辑。《热血街舞团》则把年轻人“酷、潮、燃”文化表达的淋漓尽致。《中国新说唱》节目倡导的是“说出正能量,唱出大情怀”。腾讯视频《创造101》提倡的是“逆风翻盘,向阳而生”。除此之外,青春洋溢、年轻自由、追梦随我等故事逻辑都是节目可以选择的。

4、参赛选手:要加强培训、引导和把关,凸显阳光个性。

由于个别选手个人生活的不检点行为,就可能会毁掉节目品牌。因此,参赛选手的问题目前是节目最大的风险之一,加强对选手的把关、培训和引导非常重要。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这才是大部分粉丝对于偶像喜爱的全过程,相比于才艺,粉丝更关注偶像是什么样的人。

​但这不是要泯灭选手的个性,阳光的、正能量的个性是要塑造和凸显的,也是选手最大的魅力所在。腾讯视频《创造101》第一期Yamy和强东玥为了最后一个“A”班的名额“Battle”的场景让人印象深刻,女孩可以柔美可爱,但更可以用勇气捍卫自己的梦想和位置,这种不畏“强敌”、充满勇气、不轻言放弃的个性更会圈粉无数。

5、节目成本:虽然“不差钱”,但高成本并不等同于高品质

近日,有网友发现某亲子网综中曾经引发网友热议的“赤裸裸炫富”的部分情节被删减,节目嘉宾昂贵的“名牌包包”都被打上了马赛克。

目前,多档选秀造星节目都在炒作成本如何之高,与“力戒铺张奢华,坚持节俭办节目”的要求不符。由于不可避免的要有明星的参与,选秀造星类节目更要增强社会责任感,不得追星逐利,坚决抵制崇尚奢华等错误思想。况且,虽然互联网向来有“烧钱”的传统,但综艺节目并非普通商品。

6、节目制作:精准洞察目标受众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方式变化

选秀造星和偶像养成类节目有特定的目标观众群,节目首先要从洞察目标受众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方式出发,进行节目策划,以打造特定目标观众群的圈层爆款为目标。

优酷杨伟东在春集上表示,“今天大众爆款的内容的概率越来越低,绝大部分的爆款意味着某些人群热议的内容,对另外一个人群来说可能知之甚少,圈层爆款成为新的爆款常态。即使有大众爆款,比如电影,也需要先打穿某些圈层,经历圈层爆发,再蔓延到更多人群。”

街舞、嘻哈音乐、男团和女团等选秀造星类节目,都是一种圈层文化,有特定的目标观众群,从圈层文化切入,做到极致,就能成就爆款。

7、节目内容:低级的吸引力和围观阻挡节目突破圈层

选秀造星节目对年轻人,尤其是青少年有着极强的吸引力,但却很难引发社会精英人士的关注。这就需要节目放开眼界和格局,不局限于用“颜值”“卖萌”“卖惨”来吸引“小粉丝”的关注,也不能寄希望于通过展示“尔虞我诈”的“人性恶”来引发围观,节目应该呈现更高级的吸引力和引导力。

​可借鉴《奔跑吧》节目的部分环节,比如:跑进联合国,作为中国优秀青年的代表面向世界友人表达中国主张、展示全球视野,体现了中国年轻一代的责任与担当等。

8、节目互动:创新互动和参与方式,弱化商业性,突出公益性

投票机制是激发粉丝参与度和忠诚度的有效手段,但尽量避免与商品销售进行捆绑,变成金钱游戏。而且,如果节目设立了粉丝投票机制,并且在选手去留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那么就要保证投票的公正性,并坚决杜绝借助资本的力量出现压票、做票行为,把粉丝并不认可的偶像强行塞给粉丝,这样的做法,用饭圈的话说就是“强推灰飞烟灭”。

创新粉丝互动和参与方式,比如:与公益项目相结合。偶像造星节目在青少年群体中拥有广泛影响力,因此公益性、正能量必须融入节目的创作灵魂。

《奔跑吧》等节目的经验值得借鉴,第一季发起了“让爱益起跑——公益跑鞋计划”。第二季又加入“阳光跑道公益健行计划”。第三季“奔跑阳光+”青少年成长助力计划。去年全新《奔跑吧》推出“奔跑能量包”计划。今年《奔跑吧》衍生品所得收益的一半,将会捐赠给乡村留守儿童。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新青年招募计划。

1号结语

中国偶像产业历经30年演变,随着近两年视频网站选秀造星节目的全面爆发,商业价值潜力开始凸显。视频网站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产品运营来撬动和完善“发掘偶像—打造偶像—运营偶像”这样一条全产业链。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产业链条起点的选秀造星类节目更需要“安全”和“稳定”。

对于视频网站等播出平台来说,节目数量的控制是底线。

对于节目自身来说,坚持自主创新,放开格局和眼界,在底层逻辑嵌入核心价值观,非常重要。

对于节目嘉宾和选手来说,明星不炫富,选手彰显阳光个性,正能量发展。

对于节目与粉丝的互动来说,杜绝“病态”粉丝文化。​​​​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