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呼吸界
《呼吸界》作为中国呼吸学科垂直新媒体平台,立足于整合各级医院呼吸学科资源,逐步丰富呼吸学科权威资讯,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及相关学科医生提供权威网络专科信息支持,努力建立全国呼吸学科网络医疗协作专业体系,为全行业提供新媒体互动与推广服务。
今天看啥  ›  专栏  ›  呼吸界

肺部多发厚壁空洞伴炎症改变,BALF检出微孢根霉,抗真菌后仍发热,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呼吸界  · 公众号  ·  · 2024-08-24 19: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一位肺毛霉病的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包括病史、检查、临床分析、进一步诊治、最后诊断与诊断依据、经验与体会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病史特点

中老年男性,糖尿病基础,咳嗽咳痰3周,发热2周,外院胸部CT提示以左肺为著的多发厚壁空洞形成伴炎症改变,支气管镜检查见白色粘稠痰栓,BALF mNGS检出微孢根霉。

关键观点2: 诊断与鉴别诊断

考虑肺毛霉病可能大,但需与细菌感染、肺结核、肺恶性肿瘤等鉴别。通过血、痰或支气管镜采集呼吸道标本送微生物培养、mNGS检测,以及抗感染治疗后影像学变化、临床表现和炎症标志物改善情况等,予以鉴别。

关键观点3: 治疗与反应

患者接受两性霉素B脂质体及艾沙康唑抗真菌治疗,但仍有发热。后续通过调整治疗方案,包括控制血糖、纠正酸中毒、停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药物,以及采用抗真菌药物如两性霉素B脂质制剂、艾沙康唑等,病情逐步好转。

关键观点4: 经验与体会

毛霉病是一种侵袭性霉菌病,早期明确诊断、控制宿主易感因素、及时有效的抗真菌治疗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关键。对于充分抗真菌治疗效果差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如感染范围局限,可考虑联合手术治疗。但大多数肺毛霉病经积极内科治疗后病灶均可吸收获得良好疗效。


文章预览

一、病史简介 男性,54岁,江苏人,2023-12-28入中山医院感染病科。 主诉: 咳嗽咳痰3周,发热2周。 现病史: 2023-12月初 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咳痰,痰量少、稀薄、无异味;至当地诊所就诊,予静脉及口服药物5日(具体不详),症状未好转。 2023-12-14 出现发热,Tmax 38.1℃,夜间为著,可自行退热;咳嗽加剧、痰量增多,白色伴黑褐色物质为主,偶痰中带少许血丝。无胸闷气促等。2023-12-18于当地三甲医院住院;查血气分析:pH 7.32,PaO2 92mmHg,PaCO2 27mmHg;血常规:WBC 22.94×10^9/L,N 91.4%;炎症标志物:CRP 220.5mg/L,PCT 1.1ng/mL;生化:血糖 61mmol/L,酮体阳性,Cr 158μmol/L, UA 806μmol/L。GM试验、血培养阴性。胸部增强CT:左上肺及下肺各一厚壁空洞形成伴炎症改变。12-20行支气管镜:右肺下叶背段、左肺舌叶、左肺下叶支气管管腔内见白色粘稠痰栓。BALF细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