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香港交易所发布了《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十周年白皮书》,全面回顾了互联互通机制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并展望了未来。白皮书总结了五大亮点,包括投资标的扩大、交易结算机制优化、境内外投资者参与深入、推动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以及强化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功能。香港交易所表示将继续与内地合作伙伴及市场参与者共同丰富产品类别、扩大标的范围,优化交易机制和配套服务,探索提升投资者参与度和便利性的措施,并不断完善债券通和互换通等安排。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白皮书》发布背景和目的
在互联互通机制即将迎来十周年之际,香港交易所发布白皮书,全面回顾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效,展望互联互通机制的未来发展。
关键观点2: 五大亮点总结
《白皮书》总结了互联互通发展的五大亮点,包括投资标的稳步扩大、交易结算机制持续优化、境内外投资者参与日渐深入、推动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以及强化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功能。
关键观点3: 投资标的稳步扩大
截至2024年9月底,沪深港通下合资格股票超过3,300只,已覆盖沪深港三地市场上市公司总市值的九成,为境内外投资者更加灵活配置资产提供了便利。
关键观点4: 交易结算机制持续优化
过去十年来,沪深港通交易结算机制进行了一系列优化,包括扩大交易额度、优化交易日历等。这些优化举措提升了沪深港通的运作效率,为境内外投资者交易和头寸管理提供了便利。
关键观点5: 境内外投资者参与深入
越来越多的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开展跨境投资配置,截至2024年9月,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持有的证券资产总市值超过3.3万亿港元。同时,沪深港通及债券通的落地和持续优化也吸引了更多境外投资者增配中国资产。
关键观点6: 未来展望
香港交易所表示将继续与内地合作伙伴以及市场参与者携手并肩,进一步丰富产品类别、扩大标的范围;持续优化沪深港通交易机制和配套服务;探索更多有助于提升投资者参与度和便利性的措施;不断完善债券通和互换通等安排。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