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峡小微
中国三峡为您奉献清洁能源,邀您共建美好家园
今天看啥  ›  专栏  ›  三峡小微

每天超1300万立方米的水量,如何安全流入上海人家

三峡小微  · 公众号  · 三峡  · 2025-03-28 18:16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上海水资源的现状和挑战,包括人均水资源短缺、水质型缺水问题、咸潮入侵等。文章讲述了上海四大水源地的建设历程,以及三峡上海院在水利工程、水质改善、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努力和贡献。同时,文章也提到了上海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和人水和谐的理念,以及数字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最后,文章强调了水利工程的高质量发展不仅在于寻江觅海,也在于对每一滴水的精细管理。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上海水资源现状与挑战

上海面临人均水资源短缺、水质型缺水问题,需要寻找优质淡水来源。咸潮入侵等自然因素也给供水带来挑战。

关键观点2: 四大水源地的建设

上海四大水源地(陈行水库、东风西沙水库、青草沙水库、金泽水库)的建设历程和作用。这些水库的建设解决了上海的供水问题,保障了城市的发展。

关键观点3: 三峡上海院的贡献

三峡上海院在水利工程、水质改善、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努力和贡献。该院不仅参与了四大水源地的规划、勘测、设计、建设等工作,还在应急方案制定、咸潮入侵应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观点4: 可持续发展的追求

上海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通过生态水库建设、数字技术应用等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人水和谐。

关键观点5: 数字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型数字化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为原水保供提供了新的帮手。这些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水利工程的效率和精度,为上海的寻水之路提供了有力支持。


文章预览

2025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 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的1/4,全国有近2/3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其中,上海被列为水质型缺水城市。 上世纪80年代起,上海市水务行业的技术专家们踏上探索优质淡水之路,三峡集团所属三峡上海院先后参与了四大水源地的规划、勘测、设计、建设、监理等工作。 他们认为,高质量的水利工程,在江海更在点滴。 江河纵横中的饮水之困 黄浦江的晨雾中,巨轮穿梭于外滩。 去年年末,上海港成为全球首个年吞吐量超5000万标准箱的港口,连续15年领跑全球。 这座依水而建、因水而兴的超级都市,不仅是我国内地最早海洋生产总值过万亿的城市,也拥有4.6万条河道编织成的密集河网,湖泊总面积为75平方公里。 难以想象,上海市民的日常是“守着江河寻水吃”。 何为水质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