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家住深圳的郝女士被诈骗分子迷惑,掉入陷阱,短短一个月被骗走上百万元。诈骗分子利用聊天软件获取郝女士信任后,捏造身份并抓住其渴求亲情的心理需求进行诈骗。警方展开追击,成功抓捕涉案嫌疑人4名。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郝女士被诈骗分子迷惑
诈骗分子利用聊天软件与郝女士建立联系,分享照片,获取其信任。
关键观点2: 诈骗分子捏造身份
诈骗分子声称自己是联合国工作人员,在国外当战地医生,并利用这一身份进行诈骗。
关键观点3: 诈骗分子利用亲情需求
诈骗分子在取得郝女士信任后,抓住其渴求亲情的心理需求,捏造自己有年幼的女儿,并向其提出诉求。
关键观点4: 郝女士被骗巨额资金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郝女士陆续向诈骗分子提供的银行账户转账8次,共计人民币111万元。
关键观点5: 警方成功抓捕涉案嫌疑人
警方展开调查,成功止付部分资金,并成功抓捕涉案嫌疑人4名。
文章预览
如果与你素未谋面又“无话不谈”的网友,声称自己是“联合国工作人员”,并向你提出需要帮助,你会相信对方吗? 家住 深圳的郝女士 (化名)就被这样的诈骗分子迷惑,掉入了为她量身定制的陷阱,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被骗走上百万元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2024年10月,70多岁的郝女士在某网络社交平台上偶然结识了一名男性网友,对方告诉郝女士,自己是联合国的工作人员,现在正在国外当战地医生。神圣的职业光环、崇高的社会地位、特别的人生经历,以及对方时不时体贴关怀、嘘寒问暖,都让郝女士对其心生好感。 深圳铁路公安处深圳站派出所民警宋泽闻表示:“ 诈骗分子利用聊天软件,向受害者分享工作、生活中的照片,受害者本人年龄比较大,导致她对诈骗分子所虚构出来的这一个身份坚信不疑。 ” 在取得郝女士信任后,诈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