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近年来,临床真菌感染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免疫力低下患者(如艾滋病毒感染者、癌症患者或器官移植患者)的真菌感染不断增加,据统计每年危及生命的真菌感染1300万、死亡160万。即使接受规范抗真菌治疗,其致死率也达67%。然而目前抗真菌药物靶点稀缺,现有抗真菌类药物(唑类、棘白菌素类、多烯类和氟尿嘧啶类)在治疗全身感染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大多数疗法只针对少数几种真菌,如念珠菌、曲霉菌等。这些药物虽然有效,但受到毒性、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有限的临床疗效以及抗真菌药物耐药性的限制,使治疗策略复杂化。20年来抗真菌新药靶点发现有限,限制了新型抗真菌药物研发,创新药物上市进展不大,抗真菌疗法面临挑战。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纳米颗粒、药物再利用和天然产品等创新药物在提高疗效和减少耐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