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美国一起涉及AI生成音乐的刑事案件,被告人使用AI工具生成大量音乐并编造乐队、作曲家名放到流媒体上挣分成,同时运用bot账号增加播放量。文章还讨论了流媒体平台上赚钱的关键是播放量,易造假,以及AI工具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和影响,包括版权问题等引发的争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AI生成音乐工具的普及使得内容创作变得简单,但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FBI提出刑事指控一起涉及AI生成音乐的案件,被告人利用AI工具生成数十万首歌并放到流媒体上挣分成,这是第一起针对生成式AI音乐的刑事案件。
关键观点2: 流媒体平台上赚钱的关键是播放量,而播放量容易造假。
为了在流媒体平台上挣钱,创作者会寻求增加播放量的方法,包括使用bot账号和外包服务。国内存在刷量的生意,使用自动化脚本完成刷量,成本非常低。
关键观点3: AI生成音乐的版权问题引发争议。
案件中最具争议的部分是生成式内容是否应该享有一般人类创作作品的版权。被告人完全拥有第三方公司帮他做出的音乐的知识产权,引发广泛讨论和争议。
关键观点4: 司法情景中刷量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刑法。
刷量行为属于犯罪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刑法》的相关规定。后果严重的可能会被判处监禁。
关键观点5: AI工具的应用也催生了一些合法的使用方式。
有些人利用AI工具进行音乐创作,然后发布到流媒体平台上赚取分成。这种方式虽然引发了争议,但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创作和盈利途径。
文章预览
「躺着赚钱」「一键生成,月入 2w+」「0 基础无脑出爆款」,这样的标题是不是很常见,甚至有点心动? AI 生成工具出来之后,做内容的确简单太多了:一条 prompt 可以出音乐、出视频,字幕口型也都可以自动配好。剩下的,只要放到平台上,赚播放量分成就行——真·躺着赚钱。 然而 FBI 看不下去了。周三时,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一名男子,被 FBI 提出刑事指控:他用 AI 工具生成了数十万首歌,给它们编造了千奇百怪的乐队、作曲家名,放到流媒体上挣分成。 关键是他戏做得很全,有「音乐」就要有「听众」。为了冲播放量他还做了许多 bot 账号,忙不过来的时候还会外包出去。 根据检察官找到的电子邮件记录,播放量据称已经达到 40 亿次,版税收入达到 1200 万美元。FBI 提出的指控包括电信诈骗和洗钱等,单项指控最高面临 20 年监禁。 FBI 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