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方小抡
无论头上是怎样的天空,我准备承受一切的风暴。
今天看啥  ›  专栏  ›  方小抡

超越机器,走向知识组织化的教学

方小抡  · 简书  ·  · 2020-02-11 12:05

文章预览


Day 21

晨起,阅读《人是如何学习的》P153-169,有关科学学科有效教学的探讨。

在本章中,科学所指包含了物理、化学、生物等等综合学科,在书中多以物理领域为例来阐释。虽然和我的学科相隔甚远,但也收获了不少启示:

1、关注原理的教学胜于停留于知识表层的训练

这一部分,作者再次回顾了专家与新手的一大差异:前者在问题解决时探讨原理过程,而后者直接套用公式,即停留于知识表层。从展示的对比实例来看,新手在面对问题时,首先思考是套用什么公式,思维混乱;而专家却思考问题背后所遵循的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其思维过程清晰而有逻辑。事实上,这里所涉及的一种层级结构,是一种被证明有效的教学策略,即在面对问题时,先判断是什么问题?你打算用什么方式来解决?为什么这么解决?这种结构中,不仅涉及到描述问题的能力、策略选择能力以及对问题解决的逻辑思维能力。

再反思我们的考试中,哪些学生往往更出色?除去一些的确通过刷题而提高的(作为教师,显然能够区分出来),那些成绩出色的学生,对于定理、原理显然理解得更为深刻。而学习困难者,对于原理本身的理解还尚为模糊不清,却已经开始手足无措的训练,结果自然是处处犯错。但对于教师而言,在多大程度上讲明了这三个层次结构?我们的教学中必然会涉及,但还欠缺一种明显的支架去点明,显然光靠学生的领悟是低效的。

对于英语教学而言,阐明时态之间的细微差异,使学生深刻理解时态的运用原理与场景,应是不可或缺的。

2、将知识进行组织,和知识本身同等重要

接受教育的学生,显然已经不是“白板”,而带着先前的经验和知识来到课堂。用书中Minstrell的说法,学生具有像纱线一样凌乱无序的初始概念,我们的教学行为就是把这些纱线理顺,分类,将其整合完整化。这个过程,就是知识的组织,而学生个体是难以完成的。没有这种组织化的过程,知识就会沦为怀特海所谓的“呆滞的知识”,不仅无助于学生发展,还可能将学生机械化。

把这个观点放在大数据、机器智能化时代来看,或许更具有说服力。论信息的存储,人类与当下的智能机器无法比拟。而正是通过不断地优化机器对存储知识的组织和提取,机器得以越来越像“人”一样思考,但与此同时,在当下的教学环境中,至今仍然处于主流形式的教学中,人却越来越像机器,以应试为典型。最大的差异之一就在于组织化。

对标自己,在六年级初中起始年级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学的知识大量而零散,其中有一条主线,是对英语时态的考查。随着小学时态的初步教学:一般现在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初中正式引入了现在完成时,但从教学现状来看,绝大多数的学生(超过70%)对于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始终无法辨别。从组织来看,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是因为教师在组织时有所疏忽?如果按部就班地讲练,学生大致停留在过去时的形式,却无法为输出服务。更糟糕的是,在触及现在完成时概念时,立刻造成更大的混乱。如果从组织的角度,让学生思考,哪个时态讲述过去事实?哪个时态强调过去事实的影响?在历史书中,用哪个时态描述历史事实更恰当,而作为研究者,回顾历史对今天的意义,又是哪个?在真实的情境场景中再设法将学生对两种时态的混乱的概念加以组织化,是否能够更有成效地掌握呢?

作为教师,不得不思考:我教给学生这些知识是如何组织起来的?学生是如何组织的?在应该在哪些地方提供支架,促成组织的逻辑化和系统化?学生如何凭借这些组织化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学生运用这些组织化的知识成效如何?这些涉及到学科认识论的知识,如果从未或者极少进入到课堂,甚至存在于教师大脑中,那么可以断定,这样的教学终将走向把人异化为机器的过程。

当机器越来越像人一样“思考”时,教育何为?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