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震锋晨读
一位心内科医生的读书笔记,一起学习,只要坚持你也能做到!
今天看啥  ›  专栏  ›  震锋晨读

DCB-BIF研究是如何做主支支架和边支药球的?

震锋晨读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4-11-01 07: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陈绍良教授团队关于药物球囊(DCB)与普通非顺应性球囊(NCB)治疗分叉病变的随机试验的研究结果。研究在TCT2024公布,并被JACC在线发表。该研究纳入了784名真性、简单冠脉分叉病变的患者,主要探讨了DCB和NCB在边支治疗中的效果差异,并进行了1年的随访。研究结果表明,与NCB组相比,DCB组的主要终点MACE(心源性死亡、靶血管心梗或临床驱动的靶病变血运重建)有所减少,差异主要归因于靶血管心梗发生率较低。但手术成功率、全因死亡率、血运重建率和支架内血栓形成率两组间无差异。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陈绍良教授团队进行了一项关于药物球囊(DCB)与普通非顺应性球囊(NCB)治疗分叉病变的随机试验。

这是第一项比较DCB和NCB治疗分叉病变的随机试验,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观点2: 研究纳入了784名真性、简单冠脉分叉病变的患者,这些患者接受了主支支架植入术,但边支仍然可能存在严重狭窄。

患者边支接受了DCB或NCB治疗,并进行了1年的随访。

关键观点3: 与NCB组相比,DCB组的主要终点MACE(心源性死亡、靶血管心梗或临床驱动的靶病变血运重建)有所减少。

这种差异主要归因于接受DCB治疗的患者中靶血管心梗发生率较低。


文章预览

该公众号为个人译读笔记,结论仅供参考,转发需谨慎,纠错请留言。 陈绍良教授团队 DCB-BIF 研究在TCT2024公布结果,并被JACC在线发表。 该研究是第一项比较药物球囊( DCB )与普通非顺应性球囊(NCB )治疗分叉病变的随机试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 DCB-BIF 研究中,纳入了 784 名 真性、简单冠脉分叉病变 的患者,这些患者接受了主支支架植入术,但植入后发现 边支(术前平均直径2.25mm左右 )仍然严重狭窄(≥ 70%),然后随机进入边支DCB 或 NCB 组。 PCI 几乎全部采用经桡动脉入路和 6F 指引导管进行。22.6% 的患者使用 IVUS 指导,4.7% 的患者使用了 OCT 。在主支支架植入并对边支进行球囊扩张后, 96.9% 的患者进行了最终的对吻球囊扩张(DCB 为 94.9%,NCB 为 98.9%;P < 0.001), 83.9% 的患者使用了rePOT 技术。 在 1 年的随访中,与 NCB 组相比,DCB 组的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