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分析了当前市场状况,包括商品市场、科技赛道、AI渗透以及长债的情况。文章指出商品市场虽然国常会确定了供给收缩的利好,但实际表征是持续累库,需求不给劲;科技赛道中BYD的大阳线反包显示市场分歧加剧,但科技赛道仍是强共识;AI加速渗透带来的生产力重构是今年的确定性趋势;长债方面负债端和资金端的倒挂局面不改,但在股票波动时长债收益率还能下行。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商品市场表现不佳,需求不济。
文章指出虽然前几天国常会确定了供给收缩的利好,但实际商品市场表现是持续累库,说明需求不佳。这与过去几年的缩现实相对应,反映了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
关键观点2: 科技赛道依然强共识。
尽管市场存在分歧,但BYD的大阳线反包证明了科技赛道仍是市场强共识。AI加速渗透带来的生产力重构是今年的确定性趋势,科技赛道将是主要受益领域之一。
关键观点3: 市场风险偏好提升,TMT成交占比创新高。
当前市场风险偏好正在上升,TMT成交占比已突破近一年新高,后续可能出现大波动,但这种波动可以被视为机遇。
关键观点4: 长债市场相对稳定。
长债市场负债端和资金端的倒挂局面依然不改,但在股票有波动的时候,长债收益率还能往下走一波。这意味着在当前的资产荒和避险需求叠加态之下,长债市场的表现相对稳定。
文章预览
商品最近已经凉了 尽管前几天国常会确定了供给收缩的利好 但实际表征是持续累库 侧面反映出需求实在是不给劲 而需求不给劲与过去几年缩的现实是相互对应的 大 A 出乎意料的强势 按历史惯例,当热点板块轮到医药行情就该结束了 最热的龙头 BYD 没有持续往上冲,证明市场分歧加剧了 但今天 BYD 的大阳线反包了 说明科技赛道依然是强共识 今年最大的确定性就是 AI 加速渗透带来的生产力重构 构造出一个大的年度行情问题不大 区别只是进出场的时间和节奏 现在成交占比资金密集, TMT 成交占比已突破近一年新高 后续不排除有大波动 但这种波动可以视作为机遇 另外一个就是缩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形下 主流资金避险的偏好依然是刚性的 只是红利的纯度需要把握一下,不能是强周期的,比如煤 长债最大的问题依然是负债端和资金端 倒挂的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