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作者作为一个技术分析时代走过来的草根投资者对指数、图表、市场脉络的理解和应用。包括每周更新的Wind全A指数五年之锚图,股债性价比的比较,偏股基金3年滚动年化收益等指标的重要性,以及规模风格轮动三棱镜和中证红利股息率追踪等方法的应用。同时,也介绍了作者对于A股和港股红利策略的看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作者利用指数和图表理解市场趋势,并通过设计图表模型分享给投资者。
作者每周更新的Wind全A指数五年之锚图帮助投资者了解当下A股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通过图表展示价格之外的真实情况,帮助把握市场脉络。
关键观点2: 股债性价比的比较与中美视角下的差异。
作者介绍了股债性价比的计算方法,并指出由于中美投资者对于债券收益率的基准不同,同样的A股在内资和美元资金眼中的性价比可能存在巨大差异。这一差异在美联储加息等事件下更为明显。
关键观点3: 偏股基金的重要性及其滚动年化收益指标的应用。
作者提到中证偏股基金指数3年滚动年化收益的重要性,作为市场情绪的衡量指标,随着A股内资资金的增加,其重要性可能越来越强。同时,作者也指出了关注该指标时需要注意的数值变化和市场规律。
关键观点4: 规模风格轮动三棱镜的应用。
作者介绍了使用轮动三棱镜图表范式来跟踪大小盘、成长/价值风格轮动的方法,并指出当特定信号出现时,投资者应重视可能的风格轮动趋势。
关键观点5: 中证红利股息率追踪和收益差跟踪的重要性。
作者强调评价中证红利的潜力需要回归股息率,同时提出了通过跟踪中证红利相对Wind全A的40日收益差来把握红利策略的投资机会。此外,也介绍了A股和港股红利策略的比较。
文章预览
作为一个从技术分析时代走过来,如今又笃信动量投资的草根投资者,我始终是相信指数和图表的力量。 好的指数,可以让我们跳过个股,一窥全貌。 好的图表,可以将一些价格之外我们不容易看到的“真相”展现出来,更好的帮助我们把握市场的脉络。 这段时间,我设计了不少的图表。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所以每周日更新一下,放在 EarlETF 上与诸位分享。目前,这个还只是半成品,应该陆续还会有新的图表模型添加。 Wind全A五年之锚 五年之锚,是我此前在《 如果A股很烂,烂市场生存法则是什么? 》中提及的一个图表风格。 它的本意就是不考虑什么长期投资长期收益,将A股当作类似商品这样有波幅少升幅的品种,更强调以五年均线为锚点,低位多买点,高位管住手甚至减仓。此后我在《 “五年之锚”还能怎么用 》中又提到,五年之锚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