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探讨了哲学园推出的智能体以及与之相关的哲学问题。文章介绍了感知与认知之间的差异和边界,包括低层次感知与高层次感知、感知与认知在格式和表征方式上的差异等话题。同时,文章也探讨了感知的特性和本质,包括感知的非概念性、非命题性和图像化特征,以及感知与认知之间的“自然关节”问题。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关于感知与认知边界的理论争议,如全球工作空间理论等。最后,文章通过一些实证研究证据来支持其观点,包括视觉失认症患者的例子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哲学园推出的智能体及其相关讨论
介绍了哲学园智能体的推出及其功能,总结了相关的哲学讨论和争议。
关键观点2: 感知与认知的差异和边界
探讨了感知与认知在格式和表征方式上的差异,包括低层次感知与高层次感知的区别等。
关键观点3: 感知的特性和本质
讨论了感知的非概念性、非命题性和图像化特征,以及感知的某些本质属性如韦伯定律和斯蒂文斯幂律的应用。
关键观点4: 感知与认知之间的“自然关节”问题
分析了感知与认知之间的关联和差异,包括模块化理论及其与感知的关系。
关键观点5: 理论争议和实证研究证据
介绍了关于感知与认知边界的理论争议,包括全球工作空间理论等,并通过视觉失认症患者的例子等实证研究证据支持观点。
文章预览
好消息: 哲学园推出自己的智能体啦,只要在哲学园主页点击“发消息”,进入对话页面,就可以向哲学园提问对话,哲学园会用自己的资料库结合大模型进化回复。哲友们都说哲学园资料库啥都有,以前是用搜索,现在升级为智能体还可以回答你的高深问题啦,赶快试试吧。 看与思考之间的边界 内德·布洛克(Ned Block) Sub(y,17,y)译 纽约大学 选自NED BLOCK《 The Border Between Seeing and Thinking》 引言 看与思考之间有什么区别?它们之间的界限是否在本质上存在一种“自然关节”,即一种根本性的解释差异?还是仅仅是程度上的不同?思考会影响观看吗?或者,观看是否具有“认知可穿透性”?我们是直接意识到面孔、因果关系、数量等“高层次”属性,还是仅仅感知到颜色、形状、质地等“低层次”特征(高层次感知的支持者认为,这些特征是我们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