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国家航天局宣布在完成嫦娥六号任务后,中国探月工程将通过两次发射任务为国际月球科研站打下基础。计划包括嫦娥七号在2026年发射,嫦娥八号在2028年前后发射。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月球南极区域为中心,具备百公里范围的科研作业能力,第二阶段建成月球综合站网。同时,我国深空探测计划也在同步开展,包括天问二号的发射和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国探月工程计划
国家航天局宣布在完成嫦娥六号任务后,将进行两次发射任务为国际月球科研站打下基础。具体计划包括嫦娥七号、嫦娥八号的发射时间。
关键观点2: 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
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月球南极区域为中心进行基本型建设,第二阶段建成月球综合站网,包括月球轨道站、月球南极站、月球赤道及月球背面等探测节点。
关键观点3: 嫦娥八号科学任务
嫦娥八号要考虑通信能力,可能会在月球上进行无线网络、能源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同时科学家们正在研究是否在月球上种菜的可能性。
关键观点4: 我国深空探测计划
我国深空探测计划包括小行星探测、火星采样返回、木星系探测等重大科学任务。天问二号计划明年发射,进行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
文章预览
国家航天局今天(24日)宣布,在完成嫦娥六号任务后,中国探月工程还将通过2次发射任务,为国际月球科研站打基础。 按计划,我国在2026年将发射嫦娥七号,2028年前后将发射嫦娥八号。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卞志刚表示,嫦娥七号是对月球南极的环境和资源进行勘测,嫦娥八号是要验证月球资源的就地利用技术,也要为后面的月球科研站的建设奠定一个基础。在2035年前后,要建设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 据介绍,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将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基本型建设,将以月球南极区域为中心,具备百公里范围的科研作业能力。通过地月一体化信息网络,实现无人探月、载人登月、国际合作等多任务间互联互通互操作, 形成功能和要素基本齐备的月基综合性科研平台。 第二阶段是拓展型建设,将在2050年前,建成以月球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