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小米汽车近期遭遇的舆情攻击,以及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之间的竞争态势。文章指出,小米汽车因其销量和流量的双重优势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引发了同行之间的竞争模仿。然而,销量和舆论的背后,消费者更关注的是产品本身。文章还通过CEO亲自下场卖车的现象引发讨论,探讨了车企如何利用互联网营销提高消费者关注度的问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小米汽车成为舆论焦点,连续三个月交付量破万,引发同行竞争模仿。
小米汽车近期遭遇舆情攻击,包括“亏钱卖车”和“抄袭保时捷”等话题,成功吸引全网关注。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之间的竞争态势日趋激烈,双方优势逐渐缩小。
关键观点2: 车企利用互联网营销提高消费者关注度,CEO亲自下场卖车成趋势。
今年以来,不少车企大佬纷纷下场直播抢流量,成为业界默契选择。CEO们通过直播、社交媒体等渠道与消费者互动,提高品牌知名度。然而,并非所有品牌都能轻松成为流量的“雷神”,产品本身的质量和性能仍是消费者最关注的因素。
关键观点3: 消费者关注车企舆情消息,但最终购买决策仍基于产品本身。
有意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会关注到更多原本不在意的品牌或新车,但最终的下定购买决心仍然基于产品本身的质量和性能。个性化元素、内外设计、驾驶感受、底盘滤震等都是消费者考虑购买的重要因素。
文章预览
规模优势不可撼动 。 作 者 | 孟会缘 封面图 | Pix ab y 本文 来 自 锌刻度 (ID:xincaijing) , 新能源汽车评论经授权后转载。 小米汽车不愧是“天生流量圣体”,最近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接连遭遇两次由友商发起的舆情攻击,从“亏钱卖车”到“抄袭保时捷”,总能在第一时间引爆网友情绪。 有人认为,这是上汽等友商眼红了,想蹭“当红炸子鸡”的热度搏一搏流量,也有人认为,这是同行从专业角度出发,勇于说实话来指出小米SU7不足之处的义气之举…… 不论背后的实际原因是什么,这些举动的最直观结果就是,为相关企业带来了全网霸屏级别的流量热度。 关键是,进入2024年,传统车企孵化的新能源品牌与造车新势力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双方所拥有的优势差距逐渐缩小,传统车企在智能化布局方面的表现日渐突出,新势力企业在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