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木虫
小木虫,学术科研网站,创建于2001年,会员主要来自国内各大院校、科研院所的博硕士研究生、企业研发人员。
今天看啥  ›  专栏  ›  小木虫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磅Science!

小木虫  · 公众号  · 科技创业 科技自媒体  · 2024-07-26 12:00
    

主要观点总结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两篇关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论文。研究团队报告了一种使用气相氟化物处理的可扩展稳定化方法,该方法提高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功率转换效率和稳定性。相关论文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实施、效果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指出该方法的潜力在于可以容易地推广到其他类型的设备,如钙钛矿发光二极管和晶体管。文章还讨论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商业应用前景和稳定性问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再次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研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化方法。

研究团队使用气相氟化物处理实现了大面积太阳能模块的均匀稳定化,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

关键观点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问题阻碍了其商业应用。

钙钛矿的降解通常由表面或晶界附近的缺陷引发,导致非辐射电荷复合损失和稳定性问题。

关键观点3: 研究者开发的气相氟化处理实现了大面积太阳能模块的均匀稳定化。

该方法在整个薄膜表面实现了均匀的反应物分布,通过形成稳固的化学键来抑制缺陷的形成和固定表面附近的阴离子,从而提高了PSC的性能和稳定性。

关键观点4: 研究成果的亮点和挑战。

研究者实现了超过18%的光电转换效率(PCE),预测内在寿命达到4.3±0.9×10^4小时。但面临的挑战包括活性分子与钙钛矿在整个薄膜上的均匀相互作用,以及溶剂的挥发性和后处理过程中溶质分子的反应速率等问题。

关键观点5: 研究的未来展望。

该研究为获得均匀且稳定的钙钛矿薄膜铺平了道路,有望应用于高效稳定的太阳能模块或其他基于钙钛矿的器件。此外,该研究还可能促进钙钛矿技术从实验室向市场的转移。


文章预览

继2021年05月28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上发表综述性论文之后,7月26日再发Science研究性论文!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不断提高的功率转换效率,照亮了光伏产业的未来,但其稳定性差,阻碍了商用设备的发展。 在此, 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张助华 & 郭万林院士等研究者报告了一种使用气相氟化物处理的可扩展稳定化方法,该方法在30℃的1次太阳照射下,实现了18.1%效率的太阳能组件(228平方厘米),加速老化预测T80寿命(达到剩余效率的80%)为43,000±9000小时。 相关论文以题为“Operationally stable perovskite solar modules enabled by vapor-phase fluoride treatment”于2024年07月25日发表在Science上。 最近,小面积( < 0.1 cm²)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的光电转换效率(PCE),已经提升到超过26%,接近基于硅、碲化镉(CdTe)和铜铟镓硒的商业光伏(PV)技术水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