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娱乐硬糖
有温度的泛娱乐产业自媒体。娱乐人物的商业解读,资本客厅的莎士比亚。
今天看啥  ›  专栏  ›  娱乐硬糖

老师,我们古偶还有救吗?

娱乐硬糖  · 公众号  ·  · 2025-02-11 14:05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对古偶剧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共同命运、身份认同危机、试图改造却失去新观众等问题。文章通过《五福临门》、《掌心》、《仙台有树》等具体案例,探讨了古偶剧在尝试改变中的优缺点,包括叙事方式、人物塑造、情感表达等方面的问题。同时,文章也探讨了观众对古偶剧的需求和期待,以及古偶剧在政治正确后的新结构留下了什么。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古偶剧的共同命运和身份认同危机

古偶剧面临着立项热闹、播出后反响不一的局面,既有红黑争议,也有对自身身份的困惑。古偶剧试图与传统元素结合,但在创新过程中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未能有效吸引新观众。

关键观点2: 《五福临门》的多线叙事和人物塑造问题

《五福临门》尝试通过混搭多个故事单元的方式吸引观众,但叙事缺乏主链条,呈现出断裂和碎片化的特征。人物塑造上存在问题,过于追求情感表达而忽视情节合理性。

关键观点3: 《掌心》和《仙台有树》在情感表达和剧情处理上的问题

这两部剧尝试通过情感逻辑推动故事发展,但在情感表达和剧情处理上存在过于突兀和不合理的问题。台词过于媚态和矫情,情感表达过于刻意和夸张,缺乏真实感。

关键观点4:

观众对古偶剧的需求不仅仅是简单的娱乐,还包括对理想亲密关系的向往和抒发。观众期待古偶剧在保持传统元素的同时,能够有新的创新和突破,呈现出更加真实、立体的爱情故事。


文章预览

作者|谢明宏 编辑|李春晖 立项时轰轰烈烈、拍摄中路透漫天、开播后红黑俱灭,已成为越来越多古偶长剧的共同命运。这固然可以归为影视圈降本增效愈演愈烈,零宣发让古偶失去了最可倚仗的话题优势。但另一方面, 古偶长剧自身的“身份认同”危机或许更可忧虑。 古偶剧天天都在与“古偶”割席。我们不是古偶,而是古装正剧、古装悬疑、古装权谋、古装经商……然而这些各自发明、各自表述的新类型显然未能“占领用户心智”,在咱们观众眼里,你就是古偶啊,还是“内耗型”古偶。 在一个过于历史悠久的品类里,古偶有太多经验可供总结。爆点要强化、槽点要摒弃,但如此一番改造后,古偶也越来越不像古偶。没能吸引来新观众,反而让基本盘感到无所适从。 寒假档播出的三部古偶长剧,没能给市场带来惊喜,但不能说没有启示。《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