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和宣传地质资源、地球活动和行星研究,以及与地球科学密切相关的人类活动、环境与自然等发展和演化历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天看啥  ›  专栏  ›  地球资源与地质活动

中国科学院:秦克章-中国银矿床类型、时空分布与找矿远景

地球资源与地质活动  · 公众号  ·  · 2025-02-13 13:52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中国银矿床的类型、时空分布以及找矿远景。系统整理并梳理了中型以上银多金属矿床的基本信息,将银矿床划分为八种主要成因类型,并指出浅成低温热液型最为主要。中国银矿床主要形成于中生代,尤其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空间上,兴蒙造山带是银资源量最大的成矿带。同时提出了银巨量富集与特定地壳类型和源区的关联以及大规模银成矿富集的要素。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国银矿床的成因类型多样,主要包括浅成低温热液型、斑岩型等八种类型,其中浅成低温热液型最为主要。

文章详细列举了中国银矿床的主要成因类型,并强调了浅成低温热液型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2: 中国银矿床主要形成于中生代,尤其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文章指出中国银矿床在地质时代上的分布特点,强调了中生代是银矿床形成的主要时期。

关键观点3: 银巨量富集与特定的地壳类型和源区密切相关。

文章提出了银巨量富集与地壳类型和源区的关联,指出与古老大陆基底和复合造山带的新生陆壳有关。

关键观点4: 中国银资源找矿潜力巨大的成矿区带是兴蒙复合造山带、三江复合造山带和东昆仑叠合造山带地区。

文章总结了我国银资源的找矿潜力,并指出了具有巨大潜力的成矿区带。


文章预览

我国银矿床分布广泛,矿床成因类型多。近些年来,一些大型-超大型银矿床的相继发现,改写了我国银资源的分布格局。因此亟需对我国银矿床主要成因类型及时空分布规律进行系统总结与研究。 本文经过系统整理,梳理出我国77座中型以上(>200t)的银多金属矿床的基本信息与要素,将我国银矿床划分为浅成低温热液型、斑岩型、矽卡岩型、VMS型、SEDEX型、MVT型、沉积型和风化型(红土型)等八种类型,其中以浅成低温热液型最为主要。中国银矿床主要形成于中生代,尤其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空间上划分出兴蒙、华北、秦岭-东昆仑、华南、西藏-三江等五个银成矿省。银成矿省成因与陆壳类型(古老和新生地壳)、伸展构造背景和大规模中酸性岩浆活动密切相关。 综合上述因素,兴蒙复合造山带仍然是具有巨大找矿潜力的成矿区。那更康切尔沟银多金属矿床的发现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