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章是一个关于金融、法律、税务等方面问题的问答集合,主要包括合资公司股权投资、上市公司高管要求、第三方代缴社保、买壳上市、资本公积弥补亏损、再融资募投项目分配、上市公司股份质押、科创板传闻、自然人增资缴税、IPO企业股权激励、评估机构、绿色通道、过渡期归属、现金收购构成重大资产重组、非上市公众公司指引等问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合资公司股权投资
需要办理ODI备案,香港子公司只是投资路径,即使暂时不出资,也属于ODI,需要备案。
关键观点2: 上市公司高管要求
上市公司高管必须独立于控股股东,但具体独立性要求需要根据相关法规判断,如社保公积金的缴纳情况。
关键观点3: 第三方代缴社保
存在第三方代发代缴操作,但在审核中可能被追问并要求严控比例。
关键观点4: 买壳上市与重大资产重组
买壳后硬经营3年不退市再注入资产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直接注入资产构成借壳上市在监管上有区别,监管依据的法规包括相关政策和审核标准。
关键观点5: 资本公积弥补亏损
虽然新公司法规定资本公积可以用于弥补公司亏损,但实践中可能无法实现,因为具体实操还不明朗。
关键观点6: 再融资募投项目分配
减少募投项目实施主体一般被视为减少主体,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
关键观点7: 上市公司股份质押
上市公司股份质押的最长期限可以根据不同银行的政策来确定,一般一年是可以的。
关键观点8: 科创板传闻
科创板IPO要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可能影响自主申报的受理方式。
关键观点9: 自然人增资缴税
自然人增资需要缴纳个税,因为股权价值提高了,即使没有转让也要交税。
关键观点10: IPO企业股权激励
拟上市公司做股权激励是否需要备案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但一般需要交税。
关键观点11: 评估机构
评估机构的业务水平可以通过沟通来评估,但不存在类似于国际四大这样的全球认可的品牌。
关键观点12: 绿色通道
每个省可能有自己的绿色通道政策。
关键观点13: 过渡期归属
交易基准日到交割日的过渡期如果涉及过渡期的损益归属问题,可能需要进行审计。
关键观点14: 现金收购重大资产重组
现金收购可能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如果标的业务与上市公司一致且没有业绩承诺则属于非关联方并购。
关键观点15: 非上市公众公司指引第4号
该指引中要求对股份进行确权,明确股份的权属,一般通过公证和律师见证等方式进行。
文章预览
1 、 合资公司 Q: 请教下各位专家, 之前一个客户去泰国设厂(投资建设),通过新加坡中转,办理了ODI。现在有个客户,想通过设置一个国内100%控制的香港子公司,然后香港子公司跟境外的代理商成立一个合资公司(做境外业务的需求),请问下这种股权投资,是否也需要ODI备案,或者是简化版的ODI。感谢 (假设要办的话,一般律师的费用大概是多少) A: 你这个就是标准的ODI,需要办理备案。香港子公司是投资路径,境外是最终投资地。在办理ODI申请时,申请表中有选项,香港子公司和境外合资公司的信息都要填写。香港子公司只是这笔境外投资的投资路径。 如果先设一个香港子公司,暂时先不出资,即使香港公司仅用于贸易业务,后边等境外最终投资业务规划确定了,再去做合资公司的股权出资,也属于ODI,也要备案的。虽然境内暂时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