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围绕“预训练结束”对AI芯片市场产生的影响展开。博通和英伟达在AI芯片市场的竞争成为焦点,其中博通的ASIC业务和英伟达的GPU业务受到特别关注。文章提到了博通最新财报显示AI收入增长超预期,以及英伟达市场份额可能受到博通蚕食的态势。然而,市场竞争情况复杂,GPU和ASIC各有优势,英伟达的需求仍未见顶。文章还探讨了预训练结束对AI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模型厂商在追求高性能和性价比之间的权衡。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大模型进程的“预训练”阶段即将结束。
前OpenAI联合创始Ilya宣布大模型已经用光所有互联网数据,未来会有新的挑战。
关键观点2: 博通与英伟达的竞争关系成为焦点。
博通的ASIC业务和英伟达的GPU业务在AI芯片市场中的竞争引人注目。
关键观点3: 博通AI收入增长超预期。
最新财报显示博通AI收入全财年同比增长了20%,半导体业务收入创新高至约数千亿美元。
关键观点4: 市场对于ASIC和GPU的担忧存在。
市场担忧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否会引发GPU市场的变革,以及ASIC是否能够取代GPU。
关键观点5: 投资人的观点对英伟达是否可被替代提出质疑。
有投资人认为英伟达在短期内无法被取代,因为算力仍是AI发展的关键因素。
文章预览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文 | 宋婉心 编辑 | 郑怀舟 来源| 36氪财经(ID:krfinance) 封面来源 | 视觉中国 在2024年年底,大模型被前OpenAI联合创始Ilya宣告已经用光了“所有的互联网数据”。即使当下成熟下游应用还没有跑出来,Ilya表示,代表着大模型最底层技术的“预训练”即将结束。 这几乎是一颗炸弹劈开了大模型进程的分界线。 凑巧的是,就在Ilya发言前一天,芯片巨头博通发布财报,CEO陈福阳预测了自家XPU芯片在2027财年600亿至900亿美元的营收规模。 XPU是博通与谷歌、亚马逊、Meta等科技巨头合作开发的ASIC芯片,即定制芯片,对应的是英伟达的通用芯片GPU。 对于市场来说,ASIC和GPU在大模型上游作用完全不同,一个强于推理,一个强于训练。 因此Ilya和陈福阳两人的预测,不约而同地传达出同一个信息:AI芯片的需求将发生明显改变,GPU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