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态遥感前沿
分享生态遥感领域实用教程、最新科研成果及资讯,交流、合作等事宜请加Novel_2020
今天看啥  ›  专栏  ›  生态遥感前沿

Science Bulletin | 科学的人为干预可有效提升中国陆地碳汇潜力

生态遥感前沿  · 公众号  · 科技创业 科技自媒体  · 2024-08-30 00:00
    

主要观点总结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乐旭教授团队在Science Bulletin 2024年第16期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题为“人为干预增强中国陆地碳汇的巨大潜力”。该研究基于多源观测与数值模拟,揭示了植树造林、臭氧污染控制和策略性凋落物移除等人为干预措施对增强我国陆地碳汇的作用。研究利用模型预估了2060年中国陆地碳汇的变化,并考虑了不同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通过科学的人为干预,未来陆地碳汇可达到每年4.7~5.7亿吨碳,可以消纳大部分残余人为碳排放。这项研究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全球气候变化和碳排放问题日益严重,人为干预被认为是增强陆地碳汇的潜在解决方案。该研究的重要性在于为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策略性建议。

关键观点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该研究采用多源观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基于耶鲁动态植被模式YIBs进行模拟试验。数据来自多个气候模式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

关键观点3: 研究结果

研究发现,人为干预措施如植树造林、臭氧污染控制和凋落物移除对增强中国陆地碳汇具有巨大潜力。在SSP1-2.6情景下,未来陆地碳汇可达到每年4.7~5.7亿吨碳。

关键观点4: 研究展望与启示

该研究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并强调了人为干预措施在增强中国陆地碳汇中的重要作用。未来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发展负排放技术,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碳排放挑战。


文章预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乐旭 教授与 廖宏 教授团队,近日在 Science Bulletin  2024年第16期发表题为“ Large potential of strengthening the land carbon sink in China through anthropogenic interventions ”(人为干预增强中国陆地碳汇的巨大潜力)的研究论文。基于多源观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揭示了植树造林、臭氧污染控制和策略性凋落物移除等人为干预措施对增强我国陆地碳汇的巨大潜力。 图1  近中性排放情景下2060年我国陆地碳汇强度以及三种人为干预措施的增汇潜力 已有研究提出了许多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来增加生态系统的碳吸收。其中,植树造林(包括造林和再造林)显示出了最大的潜力。然而,考虑到森林扩张受水分和养分限制,有必要探索替代解决方案。 该研究评估了两种替代方法——臭氧污染控制和凋落物移除——在增强中国陆地碳汇中的潜力。地表臭氧是一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