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中证报报道的关于证券基金机构私募资管业务结构化发债违规行为的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结构化发债的定义、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套路,包括发行人通过自有资金、关联方资金或过桥资金参与债券认购等。同时,文章还提到了华林证券和私募机构上海晋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因违规结构化发行被罚的情况。最后,文章提醒投资者注意市场风险和利益纠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结构化发债问题的背景及重要性
结构化发债问题一直是监管关注的重点,近期再次被强调。违规结构化发债现象在行业内普遍存在,对债券市场的正常运行产生了负面影响。
关键观点2: 结构化发债的套路及常见问题
结构化发债的主要套路包括发行人通过自有资金、关联方资金或过桥资金参与债券认购等。市场上存在多种违规结构化发债的形式,如通过直接购买资管方式转移至资管机构进行“自融式”认购等。
关键观点3: 典型案例分析:华林证券与上海晋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违规情况
华林证券因私募资产管理业务存在七大问题,被采取暂停新增私募资管产品备案的监管措施。上海晋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则因未谨慎核实投资者与投资标的的关联关系,委托不具备基金销售业务资格的单位或个人从事资金募集活动等违规行为被警告。这些案例反映了当前市场上结构化发债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文章预览
出自:花街财说 大家好,我是花街君,我们的口号是让资本市场少点套路,多点诚意! 中证报弹出一则《严查证券基金机构私募资管业务结构化发债违规行为》的新闻,今天我们就盘一盘结构化发债的套路。 结构化发债问题监管早就关注到,为何现在又重提,怎么回事?先回看下新闻说了什么,据监管近日通报,证券基金机构私募资管业务在发债上存在以下现象: 一、日常监测 发现某基金公司的公司治理、私募资管业务涉嫌违规 , 存在产品沦为通道 (由委托人或其指定第三方下达投资指令或者提供具体投资标的等实质性投资建议); 二、违规参与结构化发债 (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委托人为两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穿透后的资金来源方与资管计划投资债券的发行人具有关联关系); 三、未按时向监管部门报备高管变更情形等。 核心关键词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