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表现出攻击性,是孩子成长的信号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 公众号  · 育儿  · 2025-02-16 11:57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探讨了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背后的含义以及父母应如何回应。攻击性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父母应接纳孩子的攻击性,并帮助他们学会如何自控。文章从母亲的接纳、孩子攻击性的表现、如何回应孩子的攻击行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孩子的攻击性是成长的一部分,不应被过度担忧或禁止。

攻击性释放伴随孩子的成长,是成长的动力之一。父母应理解并接纳孩子的攻击性,陪孩子度过成长节点。

关键观点2: 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是他们建立关系的一种方式。

在孩子还没有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或没有完全被社会化之前,攻击是他们建立关系的一种手段。父母应关注孩子的需求,理解他们的攻击行为背后的含义。

关键观点3: 父母应如何回应孩子的攻击行为。

父母应通过接纳、设定清晰的边界、言说孩子的冲动等方式来回应孩子的攻击行为。目的是帮助孩子学会自控,而非控制他。父母应对孩子攻击性的目的不是消除它,而是帮助孩子学会如何管理和控制它。


文章预览

《哪吒2》正在热映,但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哪吒1》。这部动画片看得我从头哭到尾,不光是初为人母一看到涉及亲子关系的题材就泪点奇低,更多的是几次被哪吒的父母对他全然地接纳而感动,李靖夫妇真正做到了“爱他如他所是”,这个“所是”指的是,即使他是魔丸转世。 尤其在哪吒表现出攻击性的时候。 影片一开头,刚刚降生的哪吒横冲直撞、毁坏房屋,就在百姓都主张除掉这个妖怪的时候,哪吒的妈妈冲过来一把护住了哪吒,就在这时,哪吒在她的手臂上狠狠咬了一口,印出丝丝血迹,妈妈的表情却丝毫没有变化,依旧温柔地看着哪吒,也就在这时,哪吒眼里的恐慌和戾气突然消失不见,他也同样温和地望着妈妈。 这一幕,浓缩了一位母亲接纳、抱持并转化攻击性全部的过程。 这一幕也让我想到几天前朋友和我聊天,说孩子和她闹着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