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简单心理
Hi,欢迎来到国内最大的心理服务平台——简单心理!这里有最实用的心理学涨姿势内容,还有数百位全国顶尖的心理咨询师为你服务。应用商店搜索“简单心理”下载APP,随时随地获取心理帮助。
今天看啥  ›  专栏  ›  简单心理

最难过的是,没人真的关心孩子

简单心理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24-08-28 21:58

主要观点总结

该文章讨论了关于儿童被歧视的问题,并重点探讨了公众对儿童的“非人化”(dehumanization)现象。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儿童如何被成人化对待,包括攻击性的概括、成人化推断和蔑视与有条件的尊重。文章还探讨了导致非人化的因素,如社会心理学因素和无助感等。同时,文章也提出了教育者非人化谈话特征的框架,并讨论了如何尊重孩子。最后,文章强调了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的共情和想象力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儿童被歧视和“非人化”的现象

文章讨论了公众对儿童的歧视现象,并指出儿童经常被成人忽视其人性,被视作工具性、功能性的客体。

关键观点2: 儿童被攻击性的概括、成人化推断和蔑视与有条件的尊重

文章详细阐述了三种儿童被成人化对待的方式,包括被标签化、过度承担责任和背负期望,以及被视为缺乏智力和理性的表达能力的对象。

关键观点3: 导致非人化的因素

文章指出导致非人化的因素包括社会心理学因素、无助感、避免情绪衰竭以及社会脚本的影响等。

关键观点4: 教育者非人化谈话特征的框架

文章介绍了教育者非人化谈话的框架,包括泛化总结、只关注缺点、归咎个人品质等特征。

关键观点5: 如何尊重孩子

文章强调了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提高敏感意识、抵制歧视性偏见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如何恰当措辞和使用关怀性的语言。


文章预览

最近一则离谱新闻:   #1 岁女童在飞机上哭闹,被 2 名陌生人关进厕所「立规矩」# 又引发了互联网对「厌童」现象的争论。 有人说:为什么你不敢挑战一个打呼噜的壮汉,却可以欺压一个幼童呢? 它点出了歧视儿童、动物虐待、女性剥削背后所共有的「恃强凌弱」特征。 儿童是很容易不被当作一个「完整的人」来对待的。 对某类群体的歧视性排斥背后,有个介导因素是: 非人化(dehumanization) 。 指否认个人或群体的人性以及一个完整的人应有的心理过程,包括认为对方没有体验和表达情绪的能力、没有认知灵活性等等(Haslam,2006)。 当被剥夺了这些人类属性时,他们是一件物品、一台机器,被视作仅仅具备工具性、功能性的客体。 一个你讨厌的人,并不一定会被「非人化」。 就像在公共场合公放噪音的壮汉。你讨厌他,但他仍然是一个「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