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糖尿病的发展早期以湿热瘀阻为主,火热偏盛,表现为肝热、胃热、肠热、湿热、痰热、毒火等火热内盛之象,治疗以清泄火热为主,属于中医学“消渴病”范畴。中医药治疗“消渴病”具有悠久的历史。《本草纲目》:“治消渴,用酒蒸黄连”,名医别录也记载“黄连止消渴”。《东医宝鉴》记载,黄连为治消渴要药,用时酒浸蒸,晒干为末,蜜丸。黄连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国药典》 2015 年版规定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 Coptis chinensis Franch 、三角叶黄连 Coptis deltoidea C. Y. Chenget Hsiao 或云连 Coptis teeta Wall. 的干燥根茎,其性味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本研究以“证”与“症”是人肠道内微生态变化产生的某些继发反应而导致的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