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oncology
《肿瘤瞭望》于2014年初创刊,由著名肿瘤科专家徐兵河教授担任总编辑,以“同步传真国际肿瘤进展”为办刊宗旨,以循证医学理念为指导思想,采用全媒体组合报道模式,致力于为国内广大肿瘤临床、教研人员搭建一座与国际接轨的桥梁。
今天看啥  ›  专栏  ›  ioncology

梁文华教授:临床医生如何用科研思维提高诊疗水平

ioncology  · 公众号  · 科研  · 2025-02-07 18:00
    

主要观点总结

梁文华教授在CATO第三次年会上分享了医生从事科研活动如何反哺临床工作的经验,强调了科研思维对提升临床诊疗水平的重要性。他通过个人经历和研究成果,探讨了科研思维如何直接影响临床实践,并介绍了一些在肺癌、肠癌和实体瘤领域资深的专家及其案例。梁教授还分享了科研如何帮助医生培养超前、创新的思维方式,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研究为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他提到了“循理医学”的概念,以及科研在医学体系中的定位,并强调了科研对临床实践的深远影响。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科研思维对临床工作的反哺

梁文华教授通过个人经历和研究成果,强调了科研思维对提升临床诊疗水平的重要性,并展示了科研如何直接影响临床实践。

关键观点2: 科研思维与临床诊疗的直接关联

梁教授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科研思维如何直接应用于患者的治疗,改变了诊疗思路,提升了治疗效果。

关键观点3: “循理医学”的概念和科研在医学体系中的定位

梁教授提出了“循理医学”的概念,并解释了其包含的两个层面:科学原理和推理。他强调了科研在医学体系中的定位,并指出科研能提升医疗上限,为循证医学提供新思路。

关键观点4: 科研对临床实践的深远影响

梁教授通过案例展示了科研如何帮助医生培养超前、创新的思维方式,并探讨了科研如何为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展示了科研对临床实践的深远影响。


文章预览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点击播放视频 这是在CATO第三次年会的一个分享,用自身经历过的例子介绍医生从事科研活动是如何反哺临床工作的,帮助同行们正确看待科研,也是临床与科研有机结合的一种体现。摘录如下: 今日非常荣幸与大家相聚于此,共同参与这场别具意义的精品会议。本次会议聚焦于如何运用科研思维或科学思维,提升临床诊疗水平。在研究型医院中,作为医生,我们都深知科研的重要性,且都积极投身于各类研究工作。 这些研究对临床工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大型研究成果往往能够改写临床指南与操作规范,推动新医疗工具的产生。然而,从研究成果到临床应用,通常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性。因为研究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只有经过充分的验证与完善,最终才能转化为切实可行的临床指引。 我们不禁思考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