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好的教育的含义、教师的作用、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区别,以及最理想的教育状态。作者认为好的教育应该是主体性的、完善的教育,让人本身变得更完美、更强大。教师的作用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价值的判断上引领学生。知识、技能不是素质,人的判断力和精神高度才是素质的核心。最理想的教育状态应该是具有“高尚的内容”和“优美的形式”,关注人的思维能力培养,而非只关注功利和实用的教育。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好的教育的含义
好的教育应该是主体性的、完善的教育,让人本身变得更完美、更强大,使人的情感变得更丰富,理智变得更健全。
关键观点2: 教师的作用
教师的作用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价值的判断上引领学生,能做出正当判断,并在面对事件时能够有自己的逻辑、价值观和价值出发点。
关键观点3: 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区别
知识、技能不是素质,人的判断力和精神高度才是素质的核心。素质就是“将来能不能扛事”,即是否有扛事的意愿、能力。
关键观点4: 最理想的教育状态
最理想的教育状态应该是具有“高尚的内容”和“优美的形式”,关注人的思维能力培养,而非只关注功利和实用的教育。教育要有形而上的思考,让人反思现实,培养人的反观现实的能力。
文章预览
好的教育是什么? 好的教育一定是人的教育,就是人自身的教育、人的主体性的教育,而不是人的某些功能性的教育。 一般人理解的教育,就是使人具备某种能力,比如考试的能力、工作的能力,乃至于人与人之间交际的能力、领导力等等。我们只是通过教育赋予孩子一种能力,这是我们很多人对教育的理解。 但我对教育的理解是: 教育让人本身变得更完美、更强大,使人的情感变得更丰富,理智变得更健全。 这样一种主体性的、完善的教育,我觉得才是好的教育。 01 孔子说什么是“好的教育”? 什么叫主体性的教育? 我是中文系的老师,在大学里教《诗经》。一个中文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他会对《诗经》了解到什么程度?他会答出:《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有305首诗,分风、雅、颂三类编排,还有三个艺术手法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