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全球超过13,000种植物在本土范围之外归化,对此现象是否对本地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存在争议。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黄伟研究员团队对此展开最新研究,在Nature Plants期刊上发表论文,揭示了气候生态位机制对本地群落脆弱性和外来物种入侵的影响。研究发现气候变化是驱动本地生物多样性和外来物种入侵的关键因素,而适度的外来物种入侵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高生物多样性。这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全球范围内有超过13,000种植物在本土范围之外归化。
这一现象引发了关于外来物种对本地生态系统影响的争议。
关键观点2: 黄伟研究员团队的研究揭示了气候生态位机制对本地群落和外来物种的影响。
研究通过对比长江流域的外来物种和本地物种,发现两者在气候生态位上的差异,并基于这些差异预测了外来物种的入侵强度。
关键观点3: 研究指出气候变化是驱动本地生物多样性和外来物种入侵的关键因素。
全球变暖背景下,外来物种的入侵强度预计将在较冷的地区增加更为剧烈。
关键观点4: 适度的外来物种入侵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高生物多样性。
这表明外来物种入侵可能是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广泛响应的一部分。
文章预览
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 13,000 种植物在本土范围之外归化,这一数量几乎相当于整个欧洲的本土植物群。围绕外来物种是否对本地生态系统产生了实质性的负面影响以及是否需要管理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一些研究者认为,外来物种只是环境变化的“搭便车者”,而非生态系统转变的主要驱动因素。理解本地物种多样性丧失和外来物种入侵增加是否都受到环境变化的驱动,对于解决这一争论至关重要。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黄伟 研究员 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对此问题提供了新的见解。该研究以 “ Deterministic responses of biodiversity to climate change through exotic species invasions ” 为题 在期刊 Nature Plants 上发表,揭示了气候生态位机制如何同时影响本地群落的脆弱性以及外来物种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入侵性。 研究团队通过分析长江流域 142 种植物的全球分布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