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探访由中国中化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合作打造的“高标准农田与单产提升一体化”示范田的情况。文章介绍了中化农业MAP模式在达拉特旗的推广,以及通过科技赋能提高农田单产、带动农民增收的现代农业新图景。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示范田情况介绍
中国证券报记者探访了达拉特旗的示范田,介绍了春玉米播种、滴灌带铺设、智能化农事作业体系等情况。
关键观点2: 中化农业MAP模式推广
中化农业MAP模式在达拉特旗推广,通过集成化、智能化的农事作业体系,实现了玉米单产提升,带动了农民增收。
关键观点3: 现代农业新图景的推动
中化农业MAP模式的推广不仅提升了玉米单产,还推动了基层农业组织方式和农民参与方式的深刻变化,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强化科技赋能,持续提升了农业综合竞争力。
关键观点4: 未来展望
未来,中国中化将加快打造以高标准农田为基础、以集成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吨粮田”将实现智能农机集群作业、无人机自动巡田的全程无人化生产。
文章预览
春耕时节,中国证券报记者来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实地探访由中国中化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合作打造的“高标准农田与单产提升一体化”示范田,这里的春玉米播种正有序进行,一场科技与农业深度融合的春耕图景徐徐铺展。 图片来源:中国中化 系统集成打造“吨粮田”样板 走进达拉特旗东南58公里的侯家营子村,万亩玉米 “吨粮田”试点春耕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田间地头,搭载北斗导航的农机正在作业,滴灌带沿着垄沟精准铺设,宛如大地的 “毛细血管”,将水肥精准地输送到每一株玉米的根部。农艺师在远程系统上实时监测、科学调控——一套集成化、智能化的农事作业体系正在有序运行,为 “吨粮田” 建设积累着宝贵经验。 自2022年起,中化农业MAP探索推广玉米单产提升全程技术服务方案,形成了覆盖 “土壤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