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讲述了吉安市如何利用城市中的闲置地块,通过“十步工作法”进行微更新,解决停车场、充电桩等民生问题,并获得群众的高度满意。同时,吉安市将继续实施微更新项目,让更多城市“边角料”成为群众的“幸福空间”。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吉安市的闲置地块微更新行动
吉安市通过微更新行动,改造利用闲置地块,建设停车场、新增停车位、完善市政道路等,解决了群众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关键观点2: 群众的高度满意
通过满意度测评,群众对闲置地块微更新行动的工作满意度达到99%以上,显示出群众对项目的支持和认可。
关键观点3: 十步工作法的应用
吉安市创新探索的“十步工作法”是推动闲置空间变“金角银边”的致胜良策,该方法将工作流程规范化,了解群众期盼,鼓励群众参与管理和维护。
关键观点4: 未来的计划
吉安市将继续实施中心城区闲置地块微更新项目,让更多城市“边角料”变身群众生活的“幸福空间”,值得期待。
文章预览
最近大家有没有发现 城市中以前不起眼的角落 突然变成了 停车场、充电桩 公园、健身场所…… 城市中的“边角料” 焕发出了新价值 那么,家门口的这些“小确幸” 背后都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改造得很好,环境大变样,居民的心情更舒畅了!”3月6日,全程参与刘家巷闲置地块微更新的保太巷社区党委书记熊嘻说,之前杂乱无章的闲置地经过改造,两轮电瓶车充电更安全了,新能源汽车充电和停放难题也解决了,这真是把实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 刘家巷周边老旧小区多,棚改后空出六千多平方米的闲置地。在吉安市重点民生品质提升攻坚战指挥部的推动下,项目工作组就刘家巷旁的闲置地块改成什么样子,先后召开了3轮群众意见征求及协商议事会,并上门入户倾听群众意见建议。最终,将此地块改造成生态停车场,配套设置电瓶车充电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