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回答了一个网友的问题,当喜欢读哲学书但被误解为装深沉、不懂怎么办。文章建议通过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理解程度,如分享所学知识和话题。同时,不必过于在意周围人的评价和看法,消除误解是针对亲朋好友的。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面对误解,可以通过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懂哲学程度。
例如,分享从哲学书籍中学到的知识,谈论相关议题,展示对哲学的理解。
关键观点2: 哲学理解是程度化的,不必追求完美的理解。
每个人对哲学的理解都有不同水平,重要的是持续学习和进步。
关键观点3: 可以忽略周围无关紧要的人的评价和看法。
读哲学书不会损害他人,也没有义务向他人证明自己的懂哲学。
关键观点4: 对于亲朋好友的误解,可以采取措施消除误解。
可以通过更通俗易懂的方式分享哲学知识,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真实水平。
文章预览
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个网友提出的有趣的问题:我喜欢读哲学书,但是被别人说装深沉,其实根本就不懂怎么办? 以下是我给出的回答: 假设你喜欢读日语书,但是被别人说你在假装自己懂日语,其实根本不懂,那你该怎么办? 那你直接说几句日语,向别人证明你懂日语,这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你周围的人都不懂日语。当你说日语的时候,他们因为听不懂,所以无法判断你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日语,这又该怎么办呢? 哲学书也是同理。你可能会遇到类似的困境:假设你周围的人都不懂哲学,因此你难以在短时间内用实际的举动向他们证明你多多少少懂一些哲学。 幸运的是,我们很少面临这样的困境。因为,“懂”是程度化的。 我们假设“懂0”是完全不懂,“懂100”就是完全精通。“懂20”属于刚刚入门。“懂50”就是达到了中阶水平。“懂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