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人民银行指导商业银行下调存量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并改进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新定价方式包括自主协商重定价周期和自主调整贷款利率加点幅度。市场专家表示,这一调整将有序稳妥落地,减轻购房者还款压力,对银行净息差影响总体保持中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人民银行指导商业银行下调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人民银行发布公告,指导商业银行再次下调存量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这包括国有银行和多家股份制银行。目前这些银行已经发布具体操作事宜,确保利率调整过程稳妥有序。
关键观点2: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新定价方式
自11月1日起,存量和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均可由借贷双方自主协商重定价周期,并选择按年、半年或季度重定价。借贷双方还可以适时通过变更合同等方式,自主协商调整贷款利率加点幅度。
关键观点3: 市场专家的观点
市场权威专家表示,重定价周期的长短对利率调整的影响是中性的,且此次调整将有效减轻购房者的还款压力。此外,这次调整对银行净息差的影响总体保持中性,可以有效减轻提前还款压力,抵补银行的利息损失。
关键观点4: 一线城市的反应
一线城市如北京等特大城市存量房贷利率将迎大幅调整。多数一线城市楼盘访客量、认购量边际上涨,居民提前还房贷的情况有所减少。
关键观点5: 其他相关政策的影响
9月,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中期借贷便利(MLF)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下降,这些政策可以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存款利率也将跟随调整,进一步减轻银行利息负担。
文章预览
来源 | 第一财经 9月29日,人民银行发布公告,指导商业银行再次下调存量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并进一步完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也将迎来新的定价方式。一是自11月1日起,存量和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均可由借贷双方自主协商重定价周期,选择按年、半年或季度重定价。二是当存量房贷利率与新发放房贷利率出现一定差距后,借贷双方可适时通过变更合同等方式,自主协商调整贷款利率加点幅度,不需要等到再次批量调整。 一位权威市场专家对第一财经表示,从长周期看,重定价周期长短对利率调整的影响是中性的。重定价周期短的特点在于,可更为及时灵敏反映利率的下行、上行。 以2023年“830政策”为起点,一系列重磅楼市宽松政策落地。业内专家表示,有了前一次的调整经验,各银行对整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