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环球网

首次成功尝试!星-机-船协同观测

环球网  · 公众号  · 科技创业 科技自媒体  · 2025-02-03 23:12
    

主要观点总结

中山大学极地号在渤海冰区完成星-机-船协同观测,成功尝试卫星遥感-无人机航飞-科考船联动的海冰同步观测,为极地立体观测技术体系积累宝贵经验。此次观测不仅提供了高精度、准确的验证数据,还有助于理解冬季渤海海冰生消过程及其对渤海生态环境的影响。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山大学极地”号在渤海冰区完成协同观测

2月1日,“中山大学极地”号在渤海冰区辽宁营口成功完成船-岸海冰协同观测,尝试卫星遥感-无人机航飞-科考船联动的海冰同步观测。

关键观点2: 无人机进行正射影像测绘和参数获取

科考队使用大疆无人机以船舶为中心进行渤海海冰正射影像测绘,同时获取海水温度、盐度及海冰的物理、化学和生态参数。

关键观点3: 岸基观测小组同步开展观测实验

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岸基观测小组在辽宁营口使用无人机同步开展观测实验,从海岸出发,以“中山大学极地”号为中心开展渤海海冰测绘作业。

关键观点4: 观测的意义

此次海冰协同观测为渤海海冰冰情分析、卫星遥感海冰反演算法和产品检验等提供了高精度、准确的验证数据,并有助于深入理解冬季渤海海冰生消过程及其对渤海生态环境的影响。


文章预览

首次成功尝试!“中山大学极地”号在渤海冰区完成星-机-船协同观测 总台记者2月3日从中山大学获悉,2月1日,“中山大学极地”号执行渤海冬季航次期间,在渤海冰区—辽宁营口顺利完成船—岸海冰协同观测, 首次在北半球最低纬度的海冰区,成功尝试了卫星遥感—无人机航飞—科考船联动的海冰同步观测,为发展极地立体观测技术体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船基无人机观测小组作业 央视新闻报道配图 据科考队介绍,2月1日上午10点,“中山大学极地”号率先开展无人机观测作业,无人机观测小组使用大疆无人机,以船舶为中心进行渤海海冰正射影像测绘,甲板上同时进行CTD观测及采冰作业,获取海水温度和盐度,海冰温度、盐度和厚度等物理、化学及生态参数。 △船基无人机进行正射影像测绘  央视新闻报道配图 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