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讨论了质性社会学研究中的差异性发问和发问艺术,强调了差异性发问的重要性,并总结了优质的差异性发问的六个要素。作者通过具体例子分析了在发问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并说明了如何让自己的发问满足这些要素。差异性发问对质性社会学至关重要,但很少有学者对差异性发问的特点和发问艺术进行过系统探讨。作者认为,把握差异性现象是常人决策的基础,但对差异性现象的敏锐把握是质性研究的关键。作者通过自身的训练学生经验,提出了如何更好地进行差异性发问,并强调了发问时的价值中立性和信息量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差异性发问的重要性
差异性发问对质性社会学研究至关重要,但很少有学者系统探讨过其特点和艺术。
关键观点2: 优质的差异性发问要素
作者总结了优质的差异性发问的六个要素:包含的信息量大、对差异有合适的测量、对导致差异的原因有因果关系假说及替代假说、没有不能成立的隐含假设、答案不过于简单或发散,以及案例在经验或理论上具有重要性。
关键观点3: 发问时的价值中立性和信息量
作者强调在发问时要保持价值中立,并加大发问的信息量,这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研究对象背后的复杂性。
关键观点4: 通过具体例子分析错误
作者通过具体例子分析了在发问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如非因果性发问、缺乏信息的差异性发问、过程性差异性发问、含有错误隐含假设的差异性发问、答案过于简单或过于发散的差异性发问,并说明了如何避免这些错误。
关键观点5: 训练学生的经验
作者通过训练学生的经验,强调了差异性发问的重要性,并提倡在研究中不断捕捉和分析各种差异性现象,以推动研究的深入。
文章预览
作者:赵鼎新;来源:原题为《质性社会学研究的差异性发问和发问艺术》,选自《社会学研究》 主要内容 差异性发问在质性社会学中非常重要,但却很少有学者针对这一 发问方法展开过系统讨论。本文总结了优质的差异性发问的六个要素: ( 1) 发问包含的信息量大; ( 2) 对差异性有合适的测量; ( 3) 对导致差异的原 因有因果关系假说及替代假说; ( 4) 发问的背后不能有不能成立的隐含假 设; ( 5) 发问的答案不能过于明显或发散; ( 6) 研究的案例在经验或理论上 具有重要性。本文通过具体的例子分析了在发问过程中容易发生的一些错误,并说明如何让自己的发问满足这些要素。 社会学研究的关键在于提问,即发问,而发问的关键则在于对差异性现象的敏锐把握。听起来这似乎很容易做到。日常生活中,我们大家难道不都是在通 过对各种差异性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