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本文刊于《开放时代》2024年第2期 图:晨曦中的四坪村 (图片来源: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 让新村民和老村民共同创作一首村歌,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跨代际交流?新旧观念碰撞?质疑与理解交错?感动与争论并存? 位于福建省屏南县熙岭乡的四坪村曾经是个只剩下十几个留守老人的“空心村”,乡贤潘国建清晰地记得2021年7月参加村歌工作坊的场景。当村歌协作者孙恒把歌词在黑板上展示出来时,老村民的质疑声此起彼伏:“毛毛虫怎么能写进去?它是害虫,吃我们田里的菜……”他们这样议论着,要求孙恒老师放弃“毛毛虫”这个词。 新村民沈明辉微笑着为大家讲述他的生命故事:“我的父亲是聋哑人,母亲是侏儒症患者,从某一天起,我的身高就停滞在了1.16米。因为自己生来就不一样,在学校没少受欺负。高中退学后,和父亲一起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