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北京经开区在人才政策、产业生态、产教融合、人才保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通过迭代升级“人才十条”政策、设立人才创业投资基金、实体化运行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基地等措施,吸引人才纷至沓来。同时,以高水平承办全球创业者峰会等活动,增强人才吸附力,形成产教融合新范式。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人才保障水平,以“小切口”做优大服务。经开区热切期盼广大人才与经开区创新发展同向同行、携手并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人才政策升级
北京经开区迭代升级“人才十条”政策,修订部分政策条例,持续完善人才工作顶层设计、平台建设、服务配套,深化柔性引才机制,以全方位要素体系支持、人才发展体制改革深化,实现了人才与国际一流高端产业综合新城的双向奔赴。
关键观点2: 创新实施用人主体授权赋能改革
北京经开区给予重点用人主体最高500万元综合资助,采取多元化人才评价方式,明确重点用人主体人才举荐权,以产业荐才、以企业荐才,拓宽人才认定渠道,实现关键人才应识尽识。
关键观点3: 设立产业基金和人才发展专项资金
北京经开区率先设立100亿元产业基金、10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并发布首期规模2亿元的人才创业投资基金,对单个项目最高投资500万元。
关键观点4: 构建产教融合新范式
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基地实体化运行,校企合作核心为人才培养,更注重高端人才在实践中的培养。同时,以博士后及青年人才的扶持力度加大,与区内职业院校开展合作为例,展示了产教融合的新范式。
关键观点5: 提升人才保障水平
北京经开区建设保障性人才社区解决人才住房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安居选择。同时,以卓越、高效、贴心的人才安居服务,精心培育人才生态,提升人才保障水平。
文章预览
迭代升级“人才十条”政策,设立人才创业投资基金,首期规模达2亿元;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基地实现实体化运行,合作参与重大项目31项、已获授权或受理专利231件;完成全国首个百万平方米国际人才社区一期项目竣工验收,累计筹集人才保障住房2万余套……自2024年以来,北京经开区正以先行者的姿态,在构筑高水平人才高地的征程上,步伐更加坚定、稳健地前行。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城市的创新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通过将人才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引擎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活跃因素,北京经开区持续打好“识才重才”组合拳,激发“聚才留才”新活力,以全方位要素体系支持、人才发展体制改革深化,实现了人才与国际一流高端产业综合新城的双向奔赴。 强化政策支撑力 完善人才工作谋篇布局 “技术是靠人才实现的,特
………………………………